近日,网曝海南三亚荔枝沟菜市场两个商家被挂缺斤短两警告黄牌,引发网友关注。7月31日,荔枝沟市场监督管理所一工作人员回应称,要挂满30天,30天之后就可以撤下来,“确实能督促商家改正”。给缺斤少两商户挂上公示牌,除了三亚,全国范围内还有深圳、济南、南宁、厦门等城市,也都采取了同样的行动。(7月31日九派新闻)
“缺斤短两”属于欺骗消费者的违法行为,理当受到处罚。按照消法规定,“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可见,市场监管部门对缺斤短两的商家挂黄牌警告,符合法律规定,将不诚信的商家晒在消费者面前,也是一种严厉的惩罚。
以往市场监管部门对商家开罚单时,往往只是口头警告、罚款等,即便公示出来,也会淹没在信息海洋里,不容易被大众看到,导致消费者无法知晓哪个商家有“扣称”的恶习,难以提防。如今,对缺斤短两的商家挂黄牌警告,就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自然会畏而远之。
开门营业靠的就是南来北往的客流,一旦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商家就没有生意可做。而且,“挂黄牌”要挂满30天,其间没有再犯,才能在期满后取下黄牌。如此漫长的30天,对商家来讲无比煎熬,既要持续亏钱,还要忍受来自大众的鄙视目光,比罚款的威慑力更大。假如世上真有“后悔药”的话,想必这些商家也会诚信经营,不会玩弄缺斤短两的把戏了。
由此可见,“挂黄牌”警告措施得当,扒开了违法商家的“画皮”,能够起到提醒消费者、震慑不良商家的效力,促使商家主动纠错,整顿市场经营歪风。当然了,“挂黄牌”只是第一步,如果商家屡教不改,那么就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将面临高额罚款、停业、吊证等严厉处罚。
近日发布的促消费扩内需20条措施,明确提出,要“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便利消费、放心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因此,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可采取“拿来主义”,学习先进执法经验,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进“黄牌警告”“红牌罚下”等治理措施,敦促商家守法经营,打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让诚信经营者成为赢家,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