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戏画闲言】
化解养老护工短缺难题重在职业升级
  从今年春节以后,天津市民张昕(化名)就在为给母亲找护工犯愁。直到目前,她仍没找到合适的护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请护工成为一些家庭的刚需。但不少人深感“花钱难找好护工”。与此同时,入行门槛低、社会认可度低以及护工收入不高等问题仍难破解。(8月1日新华社)
  张昕的烦恼极具代表性。一些居家老人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有些还意识模糊,自我保护能力差,护工不能干或者不可靠,都会让家属放心不下。因此不仅护工难找,而且费心找来的护工,往往很快就一拍两散。
  化解这道难题有不少好办法,比如鼓励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开设更多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人才专业教育培养;以及设立护理员薪酬专项补贴机制,包括加大财政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护理保险制度等。此外,还可考虑制定统一的居家养老护工等级考评、晋升制度体系和薪酬指导体系,并对养老护工进行从业资质分级等。
  办法很多,有时让人难以理清头绪。但归纳起来,这些办法的共同作用是,促进养老护工进行职业升级。当毫无入职门槛、谁都可以入行时,就会出现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收费毫无章法等现象,进而将真正的人才埋没,甚至出现逆淘汰现象。只有确立统一的职业资格并适度抬高入职门槛,才能将这一行业逐渐引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职业升级的关键是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人才,核心则是提高福利待遇。因为只有当待遇足够好、职业前景比较光明时,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才愿意开设更多养老服务相关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也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社会上其他相关专业人才,才愿意加入到养老护工队伍当中。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养老护工短缺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化解这道难题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而且这项工作日益显得紧迫。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让养老护工既有“单位人”的归宿感,又有受人尊敬的职业荣誉感,才能从根源上撬动这一职业向上升级,进而带动其它相关问题一同得以化解,社会不再受养老护工短缺的困扰。罗志华/文王成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