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戏画闲言】
“抓住罚1万,抓不住赚到嗨”击中医美行业管理软肋
  “假专家”“假机构”“假产品”是医疗美容行业害人的“三大坑”,但认定难、取证难、处罚轻,让部分“黑医美”有恃无恐,甚至抱着“抓住罚1万,抓不住赚到嗨”的侥幸心态,大肆赚取“黑心钱”。近日,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曝光了几起医疗美容领域违法典型案例,可谓件件惊心,但面对处罚结果却又不免令人唏嘘。(9月20日《工人日报》)
  随着公众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颜值经济”兴起,医美市场快速发展。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医美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为543.7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医美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74.8亿元,至2025年有望达成千亿级规模。
  在医美行业顺势崛起的同时,非法行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业乱象频频出现。诸多“美容”变“毁容”的新闻屡见报端,这既严重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权益,也损害了医美行业的整体公信力。
  医美,不只是修修眉毛,而是动针动刀的事,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健康。是故,国家对医美行业的执业有着严格要求。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2年第30号)》,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按照最严格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通常需要经过动物实验、毒性试验和理化检验等严格程序等才能获得批准注册,且只能由专业医师操作使用。即使“注射”这种看似简单的操作,亦首先需要具有执业资格,其次需要具有从事与医美工作相关的工作经历,或通过医疗美容机构培训或进修且通过相关考核。
  尽管医美存在着很多风险,可依然挡不住民众爱美心切。由于正规医美机构价格高,普通消费者对门面小、路子野的非正规机构趋之若鹜,这自然给“黑医美”提供了非法生存的空间。近几年,对医美机构的投诉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其中更多指向“黑医美”的胆大妄为。
  “抓住罚1万,抓不住赚到嗨。”这句话显然击中了当下行业管理的软肋。换句话说,亦是投向职能部门的一封自我举报信。
  为净化医疗美容市场环境,实现公平有序竞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职能部门应尽快修订完善行业管理规范,特别是修改责任处罚条款,加大处罚力度,让违法者得不偿失。对严重违法违规的医疗美容机构,应当取缔;对个人实行终身禁医制度。已涉嫌违法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全链条清除隐患,达到标本兼治,使“黑医美”再也不敢心存侥幸,大赚昧心钱。 刘效仁/文王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