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戏画闲言】
社区适老化改造助力老人摆脱网瘾
  “以前老是喜欢玩手机刷短视频,现在有舞伴了,每天约着跳跳广场舞,既锻炼身体又能交到不少聊得来的朋友。”62岁的邱玲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邱玲住在广东省东莞市某小区,是一名空巢老人,把邱玲从“网瘾”状态拉出来的,是该小区不断推进的适老化改造。(10月9日《法治日报》)
  老年人沉迷网络危害巨大,长期看手机容易带来眼部疾病,引发神经衰弱、高血压、脑出血等疾病,严重的甚至可能诱发猝死。同时长期沉迷网络,脱离现实生活,还会让老人出现生活适应困难、社交能力下降、冷漠疏离抑郁等心理问题。由于老年人社交圈子相对封闭,加之晚年精神慰藉的需要,更容易产生强烈的依赖,比年轻人更容易上当受骗。
  防沉迷需要老年人在认识到危害性的基础上,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做到适可而止。此外,外部干预也很重要,对老年群体的内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让老年人摆脱“网瘾”,应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大多数老年人在独居或空巢的情况下,若无其他情感需求的解决通道和替代方式,就很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因而,要考虑到银发族网络“沉迷”形成的原因,着重从解决精神需求入手,把老年人从网络依赖中解脱出来。
  适老化改造的初衷,是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安全与温馨,尤其是要强化社会交往的功能,让他们能够从独处走向社会,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而不是因无处可玩,只能呆在家中拿着手机消遣。
  在适老化改造中,应为老年人提供线下社交的场所和平台,营造群体交往的氛围和环境。从部分试点情况看,不少小区通过适老化改造工程,让更多老年人参与、扩大线下交往范围,帮助不少“网瘾老人”走出网络沉迷。总体上看,适老化改造产生了巨大的替代效应,让老年人从线上回归线下,从虚拟重回现实,对预防和走出网络沉迷,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适老化改造要因地制宜,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在于以人为本,聚焦老年群体的所需、所盼、所求,从最现实、最紧迫、最关键的地方入手,比如有的地方在交通便利的地段设置一个集健身、娱乐、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广场,让老年人有地方晒太阳,聊天唠嗑、锻炼身体和参加娱乐活动,还有的地方建设老年驿站并开展活动,或者创办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相关学习的机会。
  目前,各地通过采取诸多有效措施,社会适老化改造取得了很好成效,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后续拓展空间还很大,任务还非常艰巨。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是适应老龄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现实需求。
  叶小红/文王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