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华
近年来,随着“80后”90后”的孩子开始上学,家长们发现老师教的拼音读法和自己当初学习的内容完全不一样了:原先的拼音“o”读“窝”,现在却要读成“喔”,有的家长甚至怀疑,难道自己“上了个假学”?(10月15日央广网)
不同于孔乙己口中“茴”字的四种写法,实际上拼音“o”只有“喔”一种读法。1958年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明确指出:o应该读成“喔”的音。而“窝”和“欧”对应的则是“uo”和“ou”的音。而且这个标准60多年来都没有变过。
其实类似的争议还有很多,比如“凹”字的笔画顺序究竟是什么?是“布署”还是“部署”?“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该念“xie”还是念“xia”等等。这些争议有的确实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拼写发生了变化。而有的根本就不是争议,只是家长们的记忆出现了错觉,把错误的当成了正确的。
为什么这么多家长会发出“上了个假学”的感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家长还是停留在自己上学的那个年代。当有限的知识储备面临孩子的追问时,势必会出现“上了个假学”的尴尬。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推进,现在学生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要远超过去,这种时代的差异也造成了拼读和书写的各种差异。
拼音“o”究竟该怎么读,这个问题看似无关痛痒,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现实中,很多家长虽然是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生,可面对自己孩子的作业却无可奈何,抓耳挠腮。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家长们发现老师教的拼音读法和自己当初学习的完全不一样,未必就意味着家长们“上了个假学”。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时代,种种因素都可能造成这种知识理解上的差异。因此,家长们不必妄自菲薄。但是这也给家长们提出了考验,那就是如何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才能够缩小这种知识上的代差。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对于那些“上了个假学”的家长来说,除了感慨,更需要的是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让孩子看自己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