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老年大学 李慧
“你知道么?人如果走运的话什么都会顺的!我家的房子刚好买在新校区附近,上老年大学可方便了,我太幸运了”。这是在“庆祝六安老年大学建校35周年暨第二十届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时,和我邻座的一位近80岁的阿姨对我说的话,我仍记得她说这番话时脸上洋溢着美好、幸福的表情。
人在每个年龄段需要做与那个年龄段相适宜的事,同时需要舒适的生活圈子和朋友。我在临近退休时,常遇到以前的同事姐妹们聊上老年大学话题,他们的精神面貌让我心生羡慕。默默地想,我退休之后也要去上老年大学,去体验那里的精彩生活。
2019年的春天,我如愿以偿来到了六安老年大学的校园,自此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们对于美好的事物,比如音乐、风景、美食等,都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反应。对于辛苦了几十年的老人,或者是现阶段仍然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们来说,更需要这种美好事物的陶冶,来治愈心灵上的某种缺憾,而老年大学就蕴含着这种巨大的作用。
在这里我学习了从未接触过的舞蹈、健身秧歌和电子钢琴,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考取了校舞蹈队,并逐级考到“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随着学习的努力和深入,我的心理、见识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接触老年大学才有的,是之前的几十年中从未有过的体验。
2019年秋季学期的一天,偶然间,我看到学校在招聘校刊编辑的启事,上面所列的条件我都符合。虽然当时有校舞蹈队准备年终的节目排练、其他单位返聘的邀请,还有家中的琐事,但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去尝试一下,圆自己在学生时代所种下的文青梦,最后终于梦想成真。
在这里,我遇到了六安老年大学创办者之一、多年来一直默默奉献的焦副校长,也即现在的校刊副主编。他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长辈、老师,手把手教我编辑技巧。
在这里,我有幸与很多酷爱写作的学员成为好友。对每一篇投稿,我都认真阅读;对每一位作者,我都心怀尊重和感激,我们一起切磋、共同进步。学员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对老年大学的感激和感情,对学习的热情和勤奋,对我的支持和尊重,都让我特别感动,这是心与心的交融,也是我做好这份工作的不竭动力。
在这里,我幸运地遇见了好的领导和同事们,年轻有魄力的领导时时提点,让我受益匪浅;同事的每每关怀,让我倍感温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我到六安老年大学已四年有余。通过这些年的共同成长,老年大学已焕然一新。新建成的南校区校舍高耸,美轮美奂;现代化的设施,新颖齐备;多功能的大厅小室,便捷适用;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琴棋书画等多元素融入其中,令人赏心悦目;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得以彰显,置身其中让我倍感自豪。
在老年大学工作的每一天,我都不断地被感动着,师生们不言放弃、奋力拼搏的精神,忠诚爱国、守信友善的品格感染着我。这一切都让我深切感受到,老年大学既是老年人更新知识、愉悦身心的乐园,也是一片焕发青春、激发热情的沃土,更是一个展示老年风采、成就老年梦想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