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戏画闲言】
“柿柿如意”课是创新育人的生动实践
  校园里挂在枝头的柿子摇身一变,成了生物课、劳动课、美术课等多门课程重要素材;初一开设的科学课中,多了小实验,动手操作机会也多了;物理课上的实验更是好玩又长知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断提升……北京在新中考改革方案公布后,随即启动了中考改革质量月大调研活动。日前,记者走进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课堂,观察了解中考改革后学校的新变化。(11月29日《新京报》)
  “学校教学楼前面有一排柿子树,每到柿子成熟的时候,常常有学生会问老师一些问题,比如柿子的种子在哪个部位、柿子不熟的时候为什么是涩的、如何去除涩味等。”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一位副校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学校就地“取材”,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开发了综合实践课程——“柿柿如意”,其中涉及美术、语文、生物、地理等几个门类的学科。比如,劳动课介绍摘柿子的工具,美术课绘出美丽的柿子图,语文课欣赏相关诗文,地理课则追寻柿子的原产地,生物课上学生们会解剖柿子,探究柿子的内部结构等。
  据了解,根据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均被列为考核科目。不再有中考分数的压力,这就为广大师生减了压、松了绑,也给推进综合实践课提供了良机。上述学校对于原有的15门国家课程,不断增加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在今年秋季学期开设了60多门校本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们个性化学习需求。
  揆诸现实,有的学校只是一味重视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突出智育挂帅,很少顾及“德、体、美、劳”诸育,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柿柿如意”综合实践课令人眼前一亮,带给人们一些有益启示。
  其一,各校都可以开发综合实践课。当然了,不是所有学校都有一排柿子树,其他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与实际,充分运用校本资源,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身边问题出发,选取具体的教育、审美对象,集思广益。通过深入挖掘,开发出具有校本特色、深受学生欢迎的综合实践课。
  其二,要在打通学科边界上下功夫。必须看到,目前的语文、生物、美术、地理等实行分科学习,注重各自的知识掌握和能力训练,有自成体系的一面。但是,当学生面对实践时,需要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因此,综合实践课是要为学生“计长远”,最好开发成跨学科课程,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课程来打通学科边界,让学生在中学时期就接受综合学习与训练,促进孩子们多向发展。
  可以说,“柿柿如意”综合实践课是创新育人应有的模样,这样的创新探索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广的意义。希望这样的综合实践课多起来、火起来。 杨若/文 陶小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