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南充的唐女士发布视频称,她离职后花了三个半小时退了600多个工作群,顿感轻松很多。相关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据唐女士介绍,她从事商场地产设计工作,每个商场有数百个店铺,需逐个审核店铺设计图纸,因此累积了600多个群。每天要随时回复信息,神经一直紧绷着。(12月11日光明网)
随着科技发展,社交媒体、即时通信等软件得到广泛应用,工作方式也随之改变。在工作群交流信息、布置工作、咨询服务,已成为很多行业的普遍现象。工作群可以提高信息互动、交流速度和工作效率等,有助于开展业务、客情维护。然而,很多人都像唐女士一样,被大量的工作群所困扰,休息时间被随时发来的信息所占用。
从唐女士的描述可以看出,600多个工作群”给她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每天都困在信息流里,工作压力非常大,即便放假也不能放松片刻,完全没有自由时间。唐女士的遭遇引起很多网友共鸣,纷纷留言吐槽工作群带来的压力,并对唐女士全部退群后的精神解脱深表羡慕。这也表明,工作群已成为职场人难以承受之重。
群聊记录着工作进度,需求变更,也记录着职场中的种种压力,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职场人,要保持工作状态,不能有丝毫松懈。然而,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受到威胁,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导致精神疲惫不堪,降低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工作和生活是需要平衡的,大量工作信息会严重干扰生活,令时间边界变得模糊,无法正常休息、社交,最终失去自我空间。
工作群只是一个通信工具,目的乃是为工作服务,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和时间内使用,但不能毫无限制地利用工作群将员工“绑住”。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通过软件工具将员工牢牢控制住,甚至连吃饭、上厕所等都要限制时间,令员工压力无比巨大,诱发悲剧事件,引起社会舆论的批评。
可见,用人单位应重视员工的健康权益,通过合理的管理和应对策略,切实减轻职工信息负担,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对工作群需要“减量”,将无效群全部关闭,限制工作群的使用时间和范围,防止无效信息、垃圾信息充斥,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同时,职场人也应理直气壮伸张“八小时工作制”和休息权利,拒绝工作群的过度干扰,以更好地应对职场压力,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江德斌/文朱慧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