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合肥,对于曹操来说太重要了(上)
  汉末三国时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自从孙权自立江东以后,曹操为加强对军事要地合肥的镇守,在合肥重新建置扬州,任命刘馥为扬州刺史,合肥军事重镇地位更加显见。赤壁大战之际,曹操分兵救援合肥。张辽威震逍遥津,妇孺皆知。“曹操四越巢湖而不成”。曹魏与孙吴数十年在合肥的争战,其动用兵力之多,战争层次之高,几至影响中国历史的走向,由此而确立合肥在中国军事枢纽的城市地位。
  这里谈一谈曹操对合肥的经略和控制。
  合肥在秦汉之际建置了合肥县,隶属九江郡。东汉初设“合肥侯国”。东汉末年,曹操将扬州的州治设于合肥,大大提升了合肥的地位。
  东汉末期,军阀豪强割据称雄,社会经济衰落,整个江淮地区原先经济兴盛的面貌荡然无存,人民流离失所,四处逃亡,合肥以南数百里无人烟,合肥俨然成了一座“空城”。
  曹操重新建扬州
  提及汉末三国时期的合肥军事重镇地位,还得从孙策、孙权自立江东说起。
  兴平元年(194年),孙策、周瑜攻打横江、当利,打败扬州刺史刘繇,据有江东,整过东南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时曹操忙于北方战事,无暇顾及江东。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胁迫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揭开了三国时代序幕。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为加强对合肥地区的控制,决定重建扬州,建置合肥。曹操把扬州州治从历阳(今安徽和县)迁到合肥,举荐刘馥为扬州刺史,领2郡10县,合肥开始从一个县级行政中心上升为州一级的区域行政中心。刘馥任扬州刺史,励精图治,亦因为“郡县残破”,而不得不“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此后,合肥的战略地位骤然提高,政治和经济地位也不断得到巩固,成为曹魏政治集团“平一宇内”的东南军事基地和对抗孙吴的桥头堡,在纷乱的东南棋局上抢先占据要点,反映出曹操的远见卓识。
  合肥为什么被兵家视为必争之地,引起双方的高度关注和激烈争夺呢?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合肥处于南北水陆交通的要冲。在地理条件上,合肥左右两侧由于受地形、水文等不利因素限制,难以做大规模的兵力运动,部队行进往往要经过这个咽喉要地,加之孙权在建安十六年(211年)听从长史张纮的建议,将治所从京口(今镇江市)西迁至“山川形胜”的秣陵(改名建业,今南京),政治中心的前移,使位居江淮的合肥尤其显得重要。所以占据合肥即控制了南北交通的主要干线,可以在军事上获得主动权。
  曹操重用刘馥开发江淮,推动了江淮经济区的迅速发展,为其东南军事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使合肥再度兴盛起来。而扬州刺史刘馥兴建的合肥“新汉城”城池高垒,固若金汤,为后来曹魏在“江淮间郡县残破”的防线上长期对抗孙吴,建立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张憙援军救合肥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在孙、刘联军与曹操率领的大军发生“赤壁之战”的同时,孙权率军围攻合肥,东南方吃紧,曹操不得不派张憙将军救援合肥。
  这场争夺合肥的战役发生在赤壁之战的同一时间。当时,孙吴大都督周瑜统帅三万大军,与曹操军队隔江于赤壁对峙。周瑜在长江南岸。周瑜采纳黄盖之计,在赤壁用火攻大败曹军。周瑜随后又采纳吕蒙之计,大破曹仁军队于夷陵。至此,周瑜乃乘胜渡江,兵屯北岸,与曹仁军队展开了攻夺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的大决战。
  周瑜率部迎战曹操之初,孙吴集团完全被动,且军心不一,冒着极大的危险,整个孙吴政权没有几个人心里有把握,孙权更是放心不下,这可是国运相赌之战。孙权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他于是年十二月,不得不亲自统帅一支大军,率朱治、蒋钦、陈武、董袭、徐盛、潘璋、朱然、朱桓等攻打合肥。同时由老臣张昭统兵进攻当涂,以策应周瑜的“赤壁之战”,分散曹操的兵力。
  据《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记载:
  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
  曹操深知合肥之重要,派了张憙将军援救合肥。此时正在与孙刘联军发生赤壁大战,想是无大将可派了。之前,曹操虽然对合肥防务非常重视,派张辽、乐进、李典等大将共守之,但是,仍然放心不下,在赤壁之战兵力非常吃紧的情况下派出张憙军队援救合肥。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孙权传》记载:
  “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憙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
  这里记述曹操刚刚“自荆州还”,说明此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已经败北而还,合肥军情紧急,已经无兵可调,不得不派张憙援救合肥。张憙并非曹魏名将,尽管张昭在当涂战事不利,孙权也没有理由在张憙率领的援兵到达之前未战而退。原来是曹操的谋士蒋济巧用计谋,虚张声势,给孙权传递了一个假情报:曹操“步骑四万已到雩娄,遣主簿迎喜(憙)。”是说曹操的救援军队已经到达合肥附近地区雩娄(今河南固始县)。使得孙权误以为是,只好从围攻一个月的合肥退兵而走,合肥城得以保全下来。
  此役,曹操军队在赤壁之战失利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合肥一个多月,使得孙权无计可施,为后来孙权的中计撤兵,创造了条件。曹操军队在被围攻劣势的情况下力保合肥不失,虽有某种程度的侥幸,但有良将镇守、有坚固的城池,有蒋济的计谋,当然还和合肥军民的众志成城密不可分。这次战役之后,根据战争形势的改变,曹魏又对合肥及扬州的军事部署陆续进行了调整和加强。
  合肥,对于曹操来说太重要了。
  夏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