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母亲的换房梦
□铜陵 张佳
  最近几年,母亲再也没念叨“换房”了。我知道,不管过去多少年,换房是母亲的梦想。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父母怀揣着新婚的喜悦,住进了单位的福利分房。平房位于小城东边山洼处,二三十平方米,没有母亲梦想中的院子,铁门刷了绿漆,门把手是不锈钢环。来客叩门时,声音特别响。
  九十年代初期,城东平房整体拆迁,父亲靠着多年的优秀表现,好不容易获得单位的分房指标,又东拼西凑了几千元,举家搬进了城西楼房。可是,城西楼房离母亲上班地方特别远,尤其是回家路途中的大上坡,又长又陡。每次回家,母亲只能推着自行车,走完上坡后,再走一段平路,又上一个小坡,拐两个弯才能到家。若是哪天母亲顺带买菜,推车回家就更累。
  母亲始终不满意城西楼房,坡子又陡,楼层又不好,关键地理位置偏僻,不热闹。母亲常说,家要安在有人气的地方。于是,母亲对城西房子越看越不顺眼,越住越怄气。
  我常听母亲提起,九十年代末期流行换房。你看中我家的,我又中意你家的,只要双方愿意,办个换房手续就行。若是互换的两家房子面积有落差,补个差价,也好商好量。有段时间,母亲非常热衷换房,到处托朋友、熟人打听各种换房消息。对于谁想换房,换房条件是什么,要求有哪些,家中几口人,母亲总摸得一清二楚。甚至母亲连房型优劣,也讲得头头是道,分析得有条有理。
  母亲曾说,好些年前,曾经有位阿姨愿意换房,是母亲喜欢的城东楼房,离菜市场近,卧室大,厨房也大。可惜,父亲不愿意,嫌换房麻烦,母亲的换房梦就这样落空了。
  为了再次实现换房梦,多年来,母亲省吃俭用、勤俭持家,似乎每存一分钱,离换房的梦想就更近一点。可母亲再怎么存钱,换房梦似乎越来越远。这些年,母亲很少提换房的事了,对城西楼房也慢慢适应。前两年老旧小区改造,楼房斑驳的外墙粉刷一新,路也拓宽不少,水泥地也变成了柏油路。楼前屋后不仅增加了停车位,还多了不少运动器材。就连母亲最讨厌的那段上坡,也被铲平了些,坡度缓了很多。
  如今,城西楼房的里里外外,到处都有母亲熟悉的人和事。对门的老姐妹儿,热心的送米师傅,爱养狗的老板娘。楼下一排排樟树也有碗口粗了,一到夏天,母亲总爱在树荫下的石头圆凳上,与邻居们唠嗑、说笑。
  我想,在母亲心里,家并不只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滋养。现在快七十岁的母亲,不再执着房子在哪,面积多大,而是把更多的执着,放在如何操持这个家上。我不知道,母亲是否真的就此放下换房梦,也许,这个梦依然还在她心中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