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春节临近,总会想起1978年在长沙求学的那年除夕。
那年寒假,因路途遥远经济拮据而不得不留校过年。那是我一生中的第一次在他乡过年,内心无比惆怅,特别是同学们背起行李兴高采烈踏上回乡征途并同我挥手再见时,顿时有种前所未有的怅然若失,像是被掏空般的难受。然而,无钱的窘迫和无奈,使我只好眼巴巴地望着同学们登车远去。
除夕的清晨,往常喧嚣的校园顿时一片静寂。连续几天的大雪,校园一片洁白,一阵寒风掠过,雪雾扑面而来,尺深的积雪像是天然的地毯,凄美而悲怆。站在简陋宿舍的窗前,望着眼前皑皑白雪,听着不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鞭炮声,不由得想起家乡那独特的年俗。
想起父亲研墨写春联,想起在厨房里忙碌的母亲,想起除夕的这天一家人围炉话旧,想起故乡小镇赶集时熙熙攘攘的人群,想起朋友欢聚时的朗朗笑声……强烈的思乡之情使我难以控制内心的孤独,情不自禁流下想家的热泪。
除夕的那天上午,我是通过写信熬过的。当我拿起笔展开信纸时,像是面对着父母,情到真处时,哽咽失声难以自已,忘却了窗外的飘舞雪花,忘却了身边的寒冷,全身心地沉浸在无限的思念中……正是在那样的特定环境下,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每个人都需要温暖需要关怀需要呵护需要一个家,一个每到除夕就想回去团圆的家!
是敲门的声音让我回到了现实。拉开门一看,是同我一样没有回家过年的两个老乡。他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捧着只平时买饭的瓷盆,里面是热气腾腾的饺子和菜。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一起过年!
老乡们一进门就把一瓶白酒倒进几只茶杯,热烈的碰杯声音赶走了寂寞却无法撵去我们内心的孤独,不知是谁先说了一句“现在我们的父母也该在吃年夜饭了”。大家听了顿时感伤,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了忧郁的神情。
我掏出口袋里尚未写完的信,轻声读道:爸爸妈妈,当我写这封信时,外面正飘舞着雪花,除夕的鞭炮声不绝于耳,不能与你们团聚的孩儿只能在信上给您们送去思念和祝福……我抬头一看,俩老乡眼眶通红努力地不让眼泪流下来,早已忍不住的我情不自禁地哭出了声音……
45个春秋倏然而去,又一个除夕姗姗而来。当我再次看到人们拖着行李回家过年时,眼前依然浮现起那年独在异乡除夕的一幕,不由得想起已故的善良父母,想起这些年没有了父母的“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种种无奈和辛酸,便格外怀念除夕时的家人团聚和曾经给过我无限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