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车道管理试点。
安徽将启用首条“潮汐车道”疏拥排堵;智慧收费站提升通行效率;“智慧运营指挥中心”正式启用……1月26日是2024年春运首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安徽高速“潮汐车道”、智慧收费站等多地现场探访,看到安徽打造的“智慧高速”正在为万千旅客铺就一条温暖、顺畅的回乡路。
“潮汐车道”助力疏拥排堵
当天上午,记者首先来到合宁高速吴庄收费站。据了解,安徽高速将在合宁高速吴庄至全椒西枢纽4.5公里处试点,在今年春运期间启用我省首条“潮汐车道”。
滁州吴庄收费站是安徽出入苏浙沪的主要门户,有“安徽东大门”之称。据介绍,春运开始前的两天出入口车流量已经达到6万辆,高峰期可达10万辆,是日常流量的5倍多。
沪陕高速合宁段吴庄至全椒西枢纽这一路段,虽然只有不到5公里,但在春运期间,节前返乡车流量大,节后返程流量大,形成车流的“潮汐现象”,是容易形成拥堵的节点。
为此,安徽交控集团将这一区段设置为“潮汐路段”,遇到返乡大车流量时,采取从对向流量小的路段“借道”方式,增加车道数,并结合吴庄收费站设置“潮汐收费车道”,打出组合拳,提升通行效率。
安徽交控集团滁州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郭维东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该路段流量均呈爆发式增长。特别是东向西由合宁高速转全椒西枢纽,大约60%的车辆(往淮南、阜阳、河南等方向)转向西环,此处匝道只有两个车道,由此成为一个主要堵点,致使往西直行车辆(合肥、六安方向)也受严重干扰。
“因此决定在此路段进行潮汐车道管理试点。”郭维东表示,将视车流量情况动态开启,遇到返乡大车流时,合肥、六安方向借用南京方向车道,避开全椒西枢纽拥堵路段,达到缓解道路拥堵的目的。“借用车道与对向车道进行安全隔离,通过情报板预告、标志牌指引、灯光警示、语音提醒等综合措施进行导改,保证行驶安全。”
“智慧收费站”提升通行效率
为了提高道口通行速度,高效应对车流高峰,吴庄站等大流量收费站还采取复式收费、增加人工收费终端等方式,打造“智慧收费站”。
记者在吴庄收费站看到,这里使用ETC匝道预交易系统,车辆在匝道门架系统提前完成收费交易,通行收费站ETC收费道口时,收费信息会在显示屏显示,收费栏杆会提前抬杆,车辆可以不减速无停顿通行,真正做到无感通行。
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据测算,ETC车辆从驶入车道至驶离车道的平均通行时间显著降低,降幅达54.8%。单车道通行车辆由原来每小时的799辆提升至1485辆,单车道车辆通行能力提升86%“这将极大缓解春运大流量引起的收费道口拥堵现象。”
记者也了解到,皖通公司从2022年开始试点建设智慧收费站,截至目前,已建成9个智慧收费站。2024年,皖通公司将推广应用新一代智慧收费站,升级改造12个智慧收费站。
“智慧运营指挥中心”正式启用
此次春运采访的最后一站,记者来到合肥市皖通大厦,在这里,安徽高速公路“智慧运营指挥中心”正式启用,成为安徽春运高速的“智慧大脑”。
根据预测,春运期间,安徽高速路网车流量将达6080万辆次,日均约152万辆,比2023年春运增长12.6%。我省高速路网预计将持续高位运行,加之春运期间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将增多,保通保畅任务将格外艰巨。
“智慧运营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后,可以及时掌握该集团运营管理的5100余公里高速路网运行情况,例如车流量变化、拥堵情况、收费站服务区运行情况、交通事故、车辆救援等。还能预测重点路段的将来某一时段车流量情况,提醒路段管理单位提前准备,就像给高速公路装上了一个会思考的‘大脑’。”安徽交控集团皖通公司运营服务部部长吴峻介绍,特别是首次实现和江苏部分路段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可以起到两地联动、共同保畅的作用。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