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重名
□马鞍山 刘从庆
  我上课提问学生,爱直呼其名,不带姓。就是这个长期形成的,自以为亲切的习惯,常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往往不知我在叫谁。学生名单中,有“李梓涵、杨梓涵、徐梓晗、谷梓涵”名字音中都有“zǐhán”;“谷宇涵、谷雨晗、杨雨涵”名字音中都有“yǔhán”;“徐子轩、袁子轩、陶子轩”名字中都有“zǐxuān”;“王子豪、李子豪、谷子豪”名字中都有“zǐháo”……当我在课堂上,喊一声名后,总有几个同学同时站起来,一愣间,大伙儿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噤若寒蝉,不知道我叫哪一个来回答问题,结果,我笑了,同学们也笑了……
  现在孩子重名的太多了,不过,许多年前,我也有过重名的体验。
  2005年7月里的一天傍晚,天热得如火炉一样,我像一只无头的苍蝇,拿着身份证,穿梭于安徽师范大学校园内的住宿区,想找一家私人旅店住。我本着货问三家不吃亏的理念:讨价、还价,最后选择了一家既便宜又条件不错的旅店。在这里,我将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与考试。
  旅店老板是一位慈祥的中年妇女,她拿着我的身份证端详了一阵后,微笑着喊我:“小叔叔,请跟我到405房间居住。”一时弄得我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心里一怔,心想:难道是,诱我上钩,来个405谋杀案吗?老板娘看着我愣住不前的样子,笑着对我说:“您的名字,跟我父亲名字,一模一样啊!怎么,我不应该喊您一声小叔叔呢?”我这才知道:她的父亲跟我一样,祖籍都是合肥肥西。
  在接下来居住中,她为我提供了最大的方便与优惠,让我愉快地度过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学习与生活。
  重名有麻烦,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