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屋后有一个亩把大的水塘,那水塘一年到头碧波荡漾,深不见底。一到冬天,也就是年底了,爸爸就会把塘里的水弄出去,下到里面捉鱼。
记得那年我们家粮食丰收了,水塘里的鱼呢,也丰收了。摆在院子里的两个长篮和一个抬筐都装得满满的。
我上学后,大伯从县城来乡下看望我爸爸,总会顺便买几包点心和几个本子什么的,平时我最喜欢上大伯家了。爸爸是不是要给大伯送鱼呢?爸爸说:“你大伯大年三十都要上班。”大伯是吃公家饭的。
爸爸就说他要给大姑家先送几条鱼。我兄弟姐妹八九个,大姑一辈子也生了六七个儿女。俗语有儿多老母苦的说法,从父亲嘴里得知大姑家生活艰难。那次爸爸给大姑家送了四条鱼,很重很沉,爸爸说:“两条给你大姑家过年吃,两条给你大姑家过完年来亲戚时用。”那时民风淳朴,一到过年,也就是正月初二三就开始有人互相走亲戚拜年了,他们就用预备的年货来招待亲朋好友。
爸爸给大姑家送完鱼回来了,外婆说:“你不要忘了到东庄的李二嫂那儿看看去。”外婆嘴里的李二嫂,其实不是爸爸辈分上的李二嫂,也不是外婆辈分上的李二嫂。年轻时她嫁给名叫李二的汉子,二三十年过去了,这李二嫂也生没个一男半女,李二生病死了,李二嫂就成了生产队的五保户。李二嫂跟病秧子似的,风一吹似乎就倒了,不要说重活干不了,就是一些轻快活,诸如拾秋或者看青也做不来。
爸爸对外婆说:“我知道。”
爸爸就从长篮里摸出两条鱼来。那两条鱼跟我送给大姨妈的不一样,也跟爸爸送给大姑家的不一样。我送给大姨妈的是俗名叫做草混子的鱼,爸爸送给大姑家的也是俗名叫做草混子的鱼。草混子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可是有骨有刺,吃时得小心鱼刺卡喉咙。爸爸送给李二嫂的是两条大黑鱼。这时妈妈走过来,说:“李二嫂两手连缚鸡之力都没有,我干脆把黑鱼择择吧。”择择就是剔除鱼鳞,去掉鱼肚里的腌臜之物。
黑鱼也有骨有刺,只不过相比于其它鱼来说是一根总刺,大人吃无碍,就是小孩子吃也不用担心出意外。黑鱼是盘中佳肴,应该说在所有鱼里面,黑鱼是我的最爱。李二嫂跟我们无亲无故,为什么要送给她这么好的鱼啊?妈妈说:“前几天,李二嫂摸黑解手,摔倒了,头破了,至今还没好呢。”爸爸就说:“黑鱼促进伤口愈合,李二嫂吃了我家的黑鱼,一定好得快一点。”外婆摸着我的头说:“你还小,你们吃好东西还在后头呢。”
其实,我们家年货不止这些鱼,还有其它的,诸如鸡鸭、猪肉、豆腐等,为什么偏偏要送鱼呢?我一脸疑惑和不解。爸爸妈妈还有外婆就异口同声地说:“过年给人送鱼,讨口彩,图吉利啊。”他们说鱼谐音“余”,比如年年有余,钱多有余,菜中有鱼,精神有余,亲朋好友多多有余等。年底,我家给亲朋好友送鱼,不仅丰盛那些人家的年夜饭,还吉祥喜庆,寄寓爸爸妈妈还有外婆对他们的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