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1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2024年,我省计划实施人工造林25.95万亩、封山育林110万亩。下一步,安徽将加快构建“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力争到2027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2023年,安徽省造林绿化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全省人工造林28.15万亩、封山育林179万亩、退化林修复73万亩。全省1个省级森林城市、46个森林城镇、555个森林村庄通过省级核查。
2024年,安徽省林业局将指导各地科学确定国土绿化任务总量,优先采用优良乡土树种,优先在造林绿化空间中开展人工造林。计划实施人工造林25.95万亩、封山育林110万亩。实施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和省级森林质量提升示范等建设项目。
同时,扎实推进全国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试点省建设和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计划实施退化林修复70万亩、森林抚育200万亩。实施绿美村庄和绿美乡镇行动,持续深化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建设。打造绿美村庄200个、绿美乡镇80个。
实施林下经济、油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省林业总产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着力推动示范引领。支持合肥市打造省市共建示范点。指导每个市至少打造2个示范点,以点带面推进绿美江淮行动。建设一批示范国有林场和古树公园。
安徽省现有竹林面积600余万亩,居全国第7位,年产竹材近400万吨,竹资源主要集中在两大山区,竹林面积超30万亩的县(市、区)有6个。全省现有竹加工企业1200余家。全省现有塑料制品企业11.77万家,“以竹代塑”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还能够促进安徽竹产业的发展,加快“以竹代塑”发展势在必行、大有可为。
下一步,安徽将加快构建“以竹代塑”产业体系,鼓励主要竹产区因地制宜拓展“原料-加工-产品-营销”上中下游产业链,积极培育竹产品绿色消费市场,稳妥有序推进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力争到2027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