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独唱城外杏花村
□关峰

  杏花村风景区。 

  我曾去杜牧的家乡西安市长安区寻找过他的清明,我曾去杜牧任刺史的池州,在池州市贵池区秀山门外找到他诗中的杏花村。公元845年,时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游杏花村遇雨,写下一首富有江南风情的杰作——《清明》,杏花村从此名扬天下。
  杏花村外题有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写出清明春雨的纷纷飘落,让我小时候就记住了清明有雨,人们因此而流泪。我至今保存着当年老师写的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可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诗文多为写景抒情的小诗,清丽生动。人称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杜牧喝酒用过的酒壶,仍保存在杏花村村志馆里。
  “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清《杏花村志》卷五)。人称杏花村为“天下第一诗村”,村内森林葱郁,杏花盎然,小桥流水人家,酒旗若隐若现,杏花岛、百杏园、问酒驿、牧之楼、吟诗台、青莲馆,风景将游人引入一个诗的境界。我翻阅过《四库全书》,《杏花村志》十二卷是入选《四库全书》的村志,清康熙年间,池州杏花村人郎遂编纂。又读过池州人胡子正编纂的《杏花村志续集》,知道了杏花村位于城西郊。1979年版《辞海》中记载:“杏花村,在安徽贵池市西。向以产酒著名。《江南通志》载:唐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有《清明》一诗,杏花村即指此。”由崔乃夫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第五卷记载:“杏花村:在贵池市西郊。因村中十里杏林中,春来杏花盈村,故名。隋唐间又以黄公井水酿酒醇香,而以杏花酒肆闻名。1985年始广植杏树,现已一片杏花胜景。”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由缪钺著的《杜牧传》中记载:“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九月,杜牧由黄州迁池州任刺史,这一年他42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杏花村古井的通知”中,杏花村古井属唐代古井。2003年3月《中国地方志》(总第134期)发表的郎永清《“杏花村”地望之争辨析》写道:“应该说,杜牧《清明》诗所吟,当属安徽省贵池市西郊之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独唱城外杏花村。杜牧的《清明》诗最早见于宋人谢枋得所编《千家诗》,杜牧的《樊川文集》(杜牧外甥延翰编,北宋人续编)、清人冯集梧《樊川诗集注》(版本依据为《樊川文集》)在北宋已流传民间。尤以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流传最广,江南一带可谓家喻户晓。语言十分通俗,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融,景象非常清新、生动。关于杏花村到底在何处,历来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或说在山西汾阳,或说在湖北黄州,或说在江苏南京(金陵),诸说之中,以池州之说最为可信。杜牧于会昌年间,有出守池州的经历,借本地风光,组织成诗,亦为水到渠成之事。
  杜牧的清明,绕不开一个“雨”字,几多感慨,几多惆怅,有风有雨的日子,杏花村春色依然。我曾听过多位老师对作品《清明》的鉴赏:杜牧诗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华所在。全诗色彩清淡,心境凄冷,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渺然,耐人寻味,历来广为传诵。
  贵池秀山门外的杏花村,正因杜牧的才名和他这首千古绝唱,得以名垂千古、饮誉天下。明代著名诗人沈昌有诗赞道:“杏花枝上著春风,十里烟村一色红。欲问当年沽酒处,竹篱西去小桥东。”公元844年,杜牧提前结束黄州任期赴任池州刺史。在池州任职期间,他题诗杏花村、修建翠微亭等,勤谨奉公,深受百姓爱戴。今建牧之楼以纪念杜牧,展示杜牧在池州和杏花村留下的政绩、诗词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