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坐而论史
望华亭上的第一位外国使者 □许承
   望华亭,位于九华山的北大门五溪,始建于明代。亭旁有古桥曰五溪桥,初修于南宋。清光绪年间的一个春天,望华亭迎来了一位渡海而来的文化使者,高丽国(今朝鲜半岛)的贡使赵玉坡。他也是《九华山志》所载登临望华亭的首位外国使臣。
  赵玉坡对汉学颇有研究,雅尚词翰,书法造诣很深。青阳县衙署为接待这位一肚子墨水的外国文化使者,特派本县训导周赟陪同赏游九华山。周赟在青阳任职多年,学识渊博,擅诗文书画,精学术考辨,熟知本地掌故。高丽贡使是走水路从九华西北边的贵池上岸的。从西北古道上山,第一站,自是九华山的北大门五溪——这扇“大门”极有面子,“五溪山色”是口口相传的九华十景之一。“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李白这大写意的诗句可谓一语道出九华筋骨的虚与实。九华西面之山,清溪有五,曰龙溪,曰缥溪,曰双溪,曰舒溪,曰澜溪。它们各自从寂寞深山出发,仿佛五位仙女下得凡来,一路欢歌,于六泉口相会后,便统一目标,投身九华河,北流出五溪桥,入长江。五溪因此而得名。
  古桥与亭,承载着东方美学的密码。周赟在五溪桥上等候多时,终于迎到赵玉坡,两位一见如故,携手登临望华亭。诗有诗眼,画有画眼,五溪桥与望华亭仿佛九华的“眼”。古时,游人上山之前皆要在此伫立片刻,好比现代“网红打卡点”吧。当时,适逢雨后天晴,远眺众仙排云出,近观空翠袭衣袖。周赟与赵玉坡沉浸其中,“凝睇不忍去,已去重回首”。
  一路畅游,周赟诗兴大发,挥笔作《与高丽贡使赵玉坡同游九华》七律一首。赵玉坡文思敏捷,当即步周赟诗韵回赠一首《次和周山门广文同游九华原韵》。周赟赠诗云:“九华地藏认相亲”,意谓赵玉坡游九华是故乡的亲人来了(赵玉坡与金地藏都是来自朝鲜半岛的)。赵玉坡回赠道“中华一脉本原亲”,称两国本是一脉相承的亲戚;又云“诗名远重鸡林价,游迹先开鹿苑春”,是说大唐诗人白居易在鸡林(金地藏的故乡古新罗国的鸡林州)名气很大,而九华山是金地藏成道之地;亮点在末句“笑被江南人创见,乌纱错认戏场人”。原来,当时赵玉坡戴有高丽国乌纱官帽,九华山民错把他认作戏班的演员。
  六十六岁那年,周赟受命纂修《九华山志》,载入了这段文史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