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往事素描
杨振宁在合肥的靓照 □戴健

  
   从事地方史研究40年,我在省内外媒体发了有关杨振宁的文章至少200篇,并注意在读图时代,尽量图文并茂。比如《新安晚报》创刊不久我发连载《图说振宁》,一文一图,其中就选用了这张他谒包公祠的照片。那时互联网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也没有图片库一说,自然不知道拍摄者的姓名。不过拍照时我在场,后来从杨振宁在肥亲属处拿到照片,就当配图用了。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合肥城内四古巷家宅第五进东正屋。抗战全面爆发后,他随父母从北平回合肥,此时四古巷家宅已变卖,父亲杨武之以清华教授薪水结余2600大洋委托二叔代购的北油坊巷宅派上了用场,供他们这一房暂时栖身。1971年杨振宁首次从美国回中国大陆探亲,也回到暌违34年的合肥,时年49岁。1984年他再返故里,时年62岁。四古巷旧宅刚拆,我们陪他去看了北油坊巷的宅子,他对廊柱上斑驳的绿色漆痕和小院中那眼水井说“还有印象”,并记得最小的弟弟振复就是在这里出生的。随后我们去包公祠。
  孩童时代的杨振宁就从父母口中知道包拯,会背一些咏包公的诗词,他很崇敬这位杰出的乡贤。蒙蒙细雨中,我指着包河里盛开的荷花,说下面的藕“无丝”,水中鲫鱼的背也是黑的,象征“铁面无私”。在大科学家面前,我特别强调这只是传说,杨振宁则回答:“那是老百姓心中的清官形象”。当时照相机还比较稀罕,我们都没带,一位端着相机迎面而来的中年人拍下雨中杨振宁打伞的照片,背景就是包公祠。
  过了几年,我突然收到作家温跃渊的“信”,拆开一看,只有这张杨振宁在包公祠的照片。我连忙把电话拨了过去,“老温,这张照片是您拍的吗?”跃渊答:“不是,是我弟弟跃胜拍的!”我说:“好啊,我终于找到拍摄者了,以后一定注上令弟的大名!”交谈中我获悉温跃胜从肥东撮镇临河集走出,先前在合肥的浴池和餐饮店谋生。从摆弄哥哥的二手相机入手,靠着天赋和瞟学,当上了逍遥津照相馆坐堂师傅。他于1979年调任市群艺馆摄影专干,5年后的一天他正在包公祠拍荷花,幸遇杨振宁,于是按动快门,合肥骄子的一瞬间成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