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巢湖市苏湾镇人,和全椒县一河之隔,河叫滁河,也是滁州一名的来历。我的外婆是全椒古河人。中学时候,读到《范进中举》一文,特别的亲切,由此喜欢上了《儒林外史》和滁州文化。
巢湖市原名巢县,和滁州的全椒、定远毗邻,文化上相似的地方多。吴敬梓笔下多处出现“巢县”两字,能看出来,他的家乡全椒和巢县两地文化的交融和共享。在巢北一带,至今流传的俗语,与《儒林外史》写的差不多,最出名的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和“撒泡尿自己照照”。近日读《儒林外史》和《二十四节气的滁州味道》两本书,结合着滁州文化里的“一书一文”,我想写写我半个老乡吴敬梓先生笔下的家乡味道,也算我眼中的滁州味道吧。
其实,我常到滁州,吃过多次滁州的美食,譬如秦栏宫鹅、雷官板鸭、梅白鱼和瓤豆腐。《儒林外史》共56回,里面写美食的地方很多。《红楼梦》里写饮食文化占三分之一,《儒林外史》里写到的珍馐美味有近两百道,小的有零食豆腐干、瓜子、萝卜干和酥糖,大到六安瓜片、杀猪宴、燕窝、烤全羊和鸡鸭鹅肉。
吴敬梓笔下的肉,多为猪肉和牛羊肉,全椒马场的羊肉汤是很出名的,神山和龙山脚下的黑猪肉也是有名的。《儒林外史》里,不少人爱吃肉,而且爱吃大肥肉。《儒林外史》里面最喜欢吃肉的先生叫马二,有一次,遽公孙请他吃饭,摆出来“一碗炖鸭,一碗煮鸡,一尾鱼,一大碗煨得稀烂的猪肉”。马二说,“这鱼且不必动,倒是肉好”,于是开始大口吃肉,“当下吃了四碗饭,将一大碗烂肉吃到干干净净。连汤都吃完了。”
相比《红楼梦》,《儒林外史》里的食品,大俗随意,到处是猪头肉、极肥的麻鸭和一碗一碗的煮鸡。大俗、琐碎,和吴敬梓的生活状态相吻合,尽管他的祖上是当朝探花,三品的官员,但到了他生活的时代,已经家道中落,他混得很惨,以至于变卖房产,在南京和扬州一带客居和流浪,日常生活里可见的吃食就是鸡鸭鹅肉、烧饼油条、菊花茶和苦丁茶、天目笋,虽然其书中故事背景大多不在安徽,但是我们能处处感受到安徽味道和滁州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