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统计出,用于做豆腐的食材到底有多少,但能做豆腐的树叶恐怕屈指可数,腐婢便是其中一种。
“腐婢”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低微,毕竟它的出身仅是林中一片普通的灌木叶子而已,和那些饱满的豆粒、细腻的淀粉相比,它的样貌和体格,实在过于寒碜。既然登不了大雅之堂,自然要攀上一位叫得响的“主子”,于是故事来了。
说是某年天下大旱,颗粒无收,用以充饥的草根树皮也被采食殆尽。恰遇观音娘娘到访人间,见饿殍遍野,惨不忍睹,便用杨柳枝洒下甘露,干裂已久的山野荒地,马上长出簇簇绿树。饥民见状,便摘下其叶片,榨取绿汁,用草木灰浸水点卤,做成一块块豆腐,以此果腹,度过了饥荒日子。从此,人们便把这树叶做的豆腐叫做“观音豆腐”。
腐婢三月发叶,五月孕蕾开花,七月结籽,暮秋落叶。它的叶子、嫩枝和花儿都含有大量的天然果胶、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用它做的豆腐,其实是一种天然“果冻”。
在江南,溪边地头,腐婢随处可见,各地名称也入乡随俗,凉粉叶、观音柴、豆腐木、糯米糊、六月冻等。“六月冻”还是名副其实的,据说是乾隆爷赐的名。
某年六月(阴历),乾隆下江南,正值高温,锦衣玉食的万岁爷哪受得了这般湿热,御厨们使尽十八般武艺,也吊不起他的胃口。一位太监提议说,爷平常喜欢吃点肉冻鱼冻的,不妨试试吧。
可这一句“试试”,哪有那么简单,那时没有冰箱,大热天的,水都冒着热气,更不要说鱼冻肉冻了。正在御厨一筹莫展之际,一位送菜的妇人主动揽下这活,不到两个时辰,便送来一碗绿莹莹的“果冻”,水汪汪的,看一眼就有一股凉意;食之更是柔滑、清香,还有点嚼劲。不承想,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乾隆爷,竟对这碧绿的“果冻”赞不绝口,吃了一勺又一勺,越吃越有味,一问得知是用树叶做的,便顺口赐名“六月冻”。
腐婢是马鞭草科植物,可以从春天吃到深秋,不像那些“吃青春饭”的野菜,春光一过,便迅速老去,但我怎么也不能将其与马鞭草联系在一起。马鞭草科植物多为灌木或乔木,也有藤本的,极少数为草本,妖娆着紫色花束的马鞭草,就是这个家族里少有的草本植物。我不知道植物学家们对植物分类的逻辑是什么,以其家族中最小众的物种来命名,就因为它长得真好看吗?即所谓的“哥哥们负责赚钱养家,妹妹我负责貌美如花”?
选择家族成员里最亮眼的作为形象大使,撑起家族的荣光,似乎是人类强压给植物的排序规则。我不知道马鞭草科的植物们是怎么想的,按人类的逻辑,腐婢和马鞭草,一个中用不中看,一个中看不中用,怎么可能相安无事地待在一个家族里呢?或许,植物没有人类这么复杂,生存和繁衍是它们成长的唯一目标,根植的土地是它们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从渔猎采摘到农耕种植,植物和人类之间始终维系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我的“母语”里,腐婢叫“豆腐柴叶”,做成豆腐后便叫“柴叶豆腐”,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儿时在乡间生活,每次上山砍柴割草,遇见了,便会连枝带叶一起采回来。山间雨水滋润,柴草繁茂,只要不把豆腐柴叶连根挖起,过个把月,它们的嫩芽新叶就会重新长出来,一茬接一茬,直至草枯叶落。
在村里,柴叶豆腐的制作过程可谓妇孺皆知。我们从山上采来叶子,基本是自己动手做豆腐:开水泡叶、纱布滤汁、草木灰汁点卤,然后一块块切下来,撒点盐和辣椒粉,就可以吃了。至于豆腐的软硬,那取决于浸泡鲜叶的水量以及点卤的灰汁,这些并无固定标准,全凭经验和手感。不过做坏了也没关系,权当从山上割来一捧猪草,正好让“二师兄”一饱口福。
儿时的记忆像一帧帧时光的剪影,已沉淀在岁月深处。
离开农村后,就很少吃到柴叶豆腐了。这些年有人嗅到商机,专门种植豆腐柴叶,做成豆腐后拿到菜市场去卖,其价格竟然是普通白豆腐的四五倍,但其口感似乎少了些许自然的清鲜,据说,不是用草木灰汁点卤的。一种食材一旦进入规模化种植、工业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烟火味。
今年“五一”回乡下,我发现母亲在屋后的菜地里种了几株豆腐柴叶,当时刚发芽不久,叶子还是嫩绿嫩绿的。母亲说,等叶子老一点,花开出来,再摘下来做(豆腐),太嫩了“做不来”(方言,相当于“出豆腐率不高”的意思)。
母亲已八十多岁,上山采摘多有不便。前年冬天,在田头土塝上,她看见一棵小小的豆腐柴叶,便随手拔了回来,种在地里。今年,它已长到一膝高,且发了好几股,枝繁叶茂状。
上周回家,我是打算自己动手摘叶做豆腐的,估计当年的童子功还管用。无奈到家时,母亲早已把豆腐做好,切成一块一块的,放在盆里,像一枚枚巨大的翡翠,晶莹碧绿,宁静脱俗。母亲说,昨晚就已经把草木灰浸在那里,今天早上六点起来摘叶子,烧了一壶开水,泡了半脸盆,不到八点钟就把豆腐做好了。
人老了就这样,有点事就等不及。我每次回家,都是早上才打电话告诉她,但路上还是会接到她的电话,问到哪了。我们也一样,每次儿子回来,一大早就要去菜市场买菜,担心迟了买不到“好菜”。都是为人父母,一代还一代。
那天中午就吃了柴叶豆腐,用辣酱烧的,放了点蒜蓉,还有茶笋丁,很开胃,满满一碗,几乎都是我一个人吃的。而将柴叶豆腐切成骰子块,加入食盐、生抽、尖椒米、香油凉拌,也是一道不错的时令菜,随吃随做,方便快捷。据说腐婢还有清热解毒功能,对醉酒头痛有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