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六安,有我带不走的缱绻
□铜陵 沙曼
  六月份,跟室友湾湾见了一面,真是昔别君才婚,儿女忽成行,我们把孩子丢在方特游乐场里面,坐在不远处的角落,一边余光瞄着孩子的方向,一边絮絮叨叨说着往事故人。
  她说,我对六安有种不一样的感情,我跟着回答,我们谁不一样呢?
  八月份,班长张放在班级群里发通知,要办毕业十周年聚会,回家跟老公商议好,立即订好宾馆和车票,拖家带口来到了我大学四年待的地方。
  14年前,从铜陵到皖西都没有直达的动车,要从合肥中转,没想到我都毕业十年了,还是没有直达的动车,但是丝毫不减却我回去的热情和欢喜,对一个地方的喜爱,对一个地方的牵挂和依恋,因为隔着188公里的山山水水,因为隔着物是人非,所以魂牵梦萦。那种念想,只有自己知道。想见终有时,十年了,我该回去看看了。
  我上大学那年,是大表哥开车送我来的,我在六安吃的第一餐就是吊锅,所以一下动车就带着家人直奔云露街的吊锅。早早地出了门,一路风尘仆仆,立秋虽过,但是热浪袭人,人是疲惫的,心一直沉浸在“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惆怅中,刚一进店,就听到有人叫我,是我大学同学车路,我们都是来参加第二天的聚会,云露街贯穿东西,连接南北,一路全是饭店小吃,我们却在没有提前相约的情况下相遇,真是缘分。
  从皖西宾馆到云露街,再到云露桥,接着是皖西学院,一边激动地跟老公介绍,这是我们寝室最爱逛的场所,一边不停地拍拍拍,一定要把所有的美好,照单全收,统统记录下来,回去之后再慢慢欣赏品味。
  没有记忆的场地是空洞的,有回忆的地方才是故事的起点。
  云露桥还是当初的模样,站在桥上望过去,对面岸上灯火闪耀,树木高低错落,紧紧挨在一起,一泓盈盈的淠河水,温柔沉静,蔓延到视线的尽头,近处的桥底下,水草清晰可见,还是熟悉的地方,跟记忆里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新增的地标“六安小蛮腰”以及文华路桥。
  随着时间的流逝,淠河越来越美,我已离开好久,但是偶一回头,我还能认出她的风姿。走在桥上,最解风情的还是夏季的晚风,热烈而恣肆,风乍起,吹起河水,也吹进了我们每一个回皖家人的心扉。
  凭借校友卡可以进校园参观,无奈天气过于炎热,孩子热得一头汗,不愿意再继续跟我们后面走了。我们就走在红楼的附近,我跟老公介绍,从我们正对的操场望过去,对角线的位子就是我们女生宿舍,只得留在下次再来看了。
  到了校门口,孩子又吵着要骑自行车,我们一家三口就骑着观光的自行车,绕岛而行。月光流淌下的桃花岛,亮处如雪,暗处如墨,处处都是回忆,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还是夜色太黑,又或是日子太久远,一大圈骑下来,从围墙外面看过去,我竟然分辨不出,哪里是我们中文系的女生宿舍,哪里是食堂,哪里是教学楼了,只得凭着大概的记忆给老公胡乱地介绍。
  可是绵延的回忆,一下子就扑了过来。
  我想到我大学时候为了考研,天天跑图书馆,每每很晚回宿舍,人很累但是内心非常的愉悦,但我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直到多年以后看到当年明月的一段采访才恍然大悟,原话我不记得了,大概就是“上完自习自己出去,那个时候没有人,我就走在路上,往宿舍走,只听到我自己的脚步声,那个时候我感到一种无比的喜悦,我感到我在不断地向前进”。等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特别动容,虽然考研失败,但是人生路上要经历的太多,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没有比一个人一直在进步更让人开心的事情了。
  我还记得我们那时候,中文系要背的内容很多很多,有一年寒假前的考试,不记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了,平时我们都不背,第二天要考试了,当天晚上,整个寝室都没睡觉,灯火通明,叽里咕噜,或坐或躺或边背边走,大家都在狂背知识点,第二天直接上考场,凭借着头一天晚上的记忆,“咔咔”一顿写,考完整个宿舍又集体蒙头大睡,那样有趣的日子再也不复存在。不得不感慨,那时候身体也是真好,熬通宵一点事情没有。我们寝室喜欢熬夜,隔壁“友好寝室”总是打趣我们,每个人都好像画了同款大地色的眼影和卧蚕。
  “最想的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最怕的就是你离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六安,我带不走的缱绻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