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丁维珍
再别讲台仍不舍,时刻准备育英才


  2023年9月,阜阳市颍泉区泉颍中心校语文教师丁维珍告别讲台,正式退休。出于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退休后的丁维珍报名“银龄计划”,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延续。如今,为期一年的服务时间已经结束,丁维珍依然坚持练习普通话和朗诵等专业知识,保持积极的状态。她说,以后如果有机会,她仍然愿意报名“银龄计划”,珍惜与学生在一起的机会。
  对学生严格要求从不吝啬鼓励
  “老师传授知识,教我们如何做人,所以,我年少时就下决心成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丁维珍告诉记者,1985年,安徽省为了择优选拔师范生,在当年中考时进行了两次考试。“很幸运,我在第一次考试时考上了临泉师范学校,如愿成为一名师范生。”
  毕业后,丁维珍成为一所中学的数学教师。出于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后来丁维珍又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我学习的过程。”丁维珍认为,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每一次备课,就好像自己又重新学习了一次。“刚开始,我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带了一轮,之后主要在高年级轮流。”
  在丁维珍看来,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有所不同,低年级注重打基础,高年级的阅读和写作则更加考察应用能力。不仅如此,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课堂组织也完全不一样,“低年级的孩子自律性稍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用生动的语言甚至是肢体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目光。”丁维珍说,高年级的孩子会更加自觉一些,她更注重教授学习方法,引导孩子们提高自学的能力。
  对学生,丁维珍一直严格要求,但也从来不吝啬鼓励。她常常和基础较差的孩子说,在一天的学习中,哪怕只学会了一个字、一句话,都是进步。“不少学生都会抽空回来看看我,和我一起回忆当年的学习时光,这让我很感动。”
  用发现美的眼睛记录快乐瞬间
  近几年,丁维珍总是趁着课间活动时,用手机拍下孩子们的快乐瞬间,有时会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特别是孩子们获得各类奖项的时候,我也会拍下来,记录下他们的‘高光时刻’。”丁维珍觉得,等孩子们长大后看到这些视频,肯定会带来许多美好的回忆。
  一年秋季,校园里的银杏树开始落叶。课间,一些孩子聚集在银杏树下,有的快乐玩耍,有的捡起银杏叶观察,这样的场景恰好被丁维珍看到了,她拿起手机拍摄了许多照片和视频。在不久后的语文课堂上,丁维珍展示出了这些照片和视频,并以《我爱金黄的银杏叶》为题,为孩子们带来一次生动的作文课,“孩子们用手触摸过银杏叶,用眼睛观察过银杏叶,这堂课的效果非常好。”
  保持积极状态时刻准备着
  由于教学突出,丁维珍早在1998年就获得了阜阳市颍泉区第一届教坛新星,2005年获安徽省级骨干教师称号,并多次评为市级、区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等,同时也是阜阳市教育局示范课执教老师,多次参加送教下乡活动。
  2023年9月,丁维珍从阜阳市颍泉区泉颍中心校退休,回想起退休签字的那一刻,丁维珍的心里仍然有些难受。“我对教师这份职业很不舍,还想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得知“银龄计划”时,丁维珍第一时间报了名,“成为一名‘银龄教师’,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延续,也可以解决学校教师短缺的难题。”
  在为期一年的服务时间内,丁维珍珍惜每一天的时光以及和学生在一起的机会,几乎每天都扎在学生堆里。面对这些未成年的孩子,丁维珍十分关注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并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
  “以后如果还有机会,我可能会继续报名。”为了保持自己的状态,丁维珍每天都会练习普通话和朗诵,有空的时候写写字。“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