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鄀国盗牛:楚人东来说与安徽
□周强
  鄀国盗牛又称“楚人盗牛”,是最新诞生且又反映楚国最早历史的一个典故,出自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即“清华简”)《楚居》篇。《楚居》的写作年代在公元前370年以后,简文详细记录了楚国先祖到楚肃王之间历代楚君楚王的世系及迁都情况。
  “楚”的原始意义是荆条,用作国号是源自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楚居》说,穴熊与妣厉相伴逆哉水而行。妣厉耳朵弯曲,天生美丽,穴熊娶了她,生侸叔和丽季。妣厉生丽季时难产,只好破腹取出婴儿,不幸去世。巫医用了当地盛产的楚草,缝合包裹了妣厉的遗体。经历丧妻之痛的穴熊为纪念心爱的夫人,遂将部族的名称确定为“楚”。
  据专家考释,穴熊即《史记·楚世家》中的楚国先人鬻熊。鬻熊的祖先是祝融,传说中的火神。鬻熊于商末投奔周国,“子事文王”。熊绎是鬻熊曾孙,熊丽(即《楚居》中的丽季)之孙,受周成王册封建国,乃以楚为国号,用这种形式来纪念楚国的母亲妣厉。
  楚国建立初期非常寒酸,熊绎修建了一处祭祀祠庙,房子建好后,却没有可以用作祭祀说
  的贡品,熊绎只得潜入相邻的鄀国,盗取了一头还没长角的小牛。回来之后,熊绎担心鄀国的牛主人来找麻烦,干脆将小牛趁黑宰杀,连夜举行了祭祀祖先的礼仪,这就是鄀国盗牛的全过程。
  关于楚国初建时的居地,《楚居》列举出楚人祖先迁徙的几个地名,然后说穴熊“徙于京宗”。京宗地望的具体所在,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至熊绎,“徙于夷屯”,即《楚世家》所说的丹阳。由于楚人祖先有过迁徙经历,因此学术界对楚人的渊源非常关注,观念主要有东来说、西来说、苗蛮土著说、中原北来说等等。
  “东来说”的观点与安徽地望有很大关系,其主要文献依据是《逸周书》和《汉书》。《逸周书·作雒解》说,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商纣王之子禄父维守殷商祭祀,并以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负责监视殷商旧臣。周武王去世,周成王继位,由周公执政,三监不服,遂联合“殷、东、徐、奄及熊、盈”叛乱。周公东征,将三监治罪,“王子禄父北奔”,叛乱平定,周公“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唐颜师古为《汉书·地理志》“丹阳郡丹阳县”作注说:“楚之先熊绎所封,十八世文王徙郢”。丹阳县为秦代设置,安徽省当涂县丹阳镇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接壤,于秦代为完整的丹阳县治所。
  先秦时期,淮夷居于淮河中下游地区。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郭沫若就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说,“楚本蛮夷,亦即淮夷”。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中国史稿》又说,纣子武庚(即《逸周书》中的“禄父”)和三监“联合了东夷中的徐、奄、薄姑、熊、盈等方国部落,发动了复国战争”。“楚国是一个芈姓贵族建立的国家,原居淮水下游,属于追随武庚叛周的熊、盈族。武庚失败后,他们受周人压迫南下,被江水所阻,乃沿江西上,开拓了长江中游的大片土地”。胡厚宣《楚民族源于东方考》认为,“楚民族之疆土,自后世观之,虽在江汉流域,而最初之来源,则当自东方,盖与殷商夷、徐本为同族者也”。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称,“《逸周书》记载周公东征熊、盈十七国,俘回来的九国,‘熊’是楚氏,‘盈’就是‘嬴’,所以我们很疑心楚人同秦人一样,都本是东方的种族而被周人硬迁到西方的”。
  从上述引文来看,楚人东来说脱离不了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