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放学路上
□合肥韩君
  放学铃声响起时,我们都已经将书本装好在单肩背的黄色军用书包里。奈何语文老师还在黑板上给我们讲解白居易的《卖炭翁》。板书细致到一个字都不放过的地步。我们心急如焚。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直至语文老师讲完“系向牛头充炭直”,我们近一个半小时的语文课才得以结束。
  我和同路不同庄的同学飞一般地跑出教室。
  一场秋雨一场寒,乡下初秋的晚上已经有点凉了。上午大雨,离家远就没回家。学校又没有食堂,和很多晌午没回家的伙伴一样,我们在学校小卖部泡了两袋方便面充饥。很显然,这个时候已经饥肠辘辘。
  微暗的天空已经繁星点点。
  我们一行十几人结伴放学。与平时放学时的推推搡搡相比,今天超乎寻常的安静。砂浆路的路面除了泥巴,尽是些碎砖块和一些高低不平的砂浆。
  “怎么都不说话?”不知道谁打破了宁静。
  “我好饿。”
  又是集体沉默后窸窣的踩踏声。
  “我也好饿。”我说。
  穿过一大片的玉米地后,有几个同学到了家。我们集体羡慕地“送别”他们。
  离学校越来越远,路也越来越来越难走。砂浆路早已换成了泥巴路,胶鞋陷进去要用力才能拔出来。我开始出汗,我的同伴也已汗流浃背。单肩的黄色军用书包被我横跨在右肩上。
  “我们到家了”,好几个同伴冲我们最后三个还没有到家的同伴挑衅似的说。
  我们集体瞥了他们一眼,肚子又叫了。
  “我想吃粉鸡”。不知道谁开了头。
  “我要吃格拉条”。
  “韭菜面叶也行”。
  “杂面条”。
  ……
  当剩下最后一个我还没到家的时候,天空已经彻底暗了下来。窸窣的踩踏声混合着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水声,感觉后面有人在跟着我。我加快了步伐。
  书包里除了书就没有什么。还有5毛钱,早上妈妈拿了2块钱给我,晌午买了一袋幸运方便面9毛,一袋鸡汁方便面6毛,就剩下这么多了。我刻意地摸了下裤兜,那5毛钱还在。我回过头看了一眼,没有人啊。“那为什么后面有脚步声?”我问自己。“不知道”,我自问自答。我越走越怕。要是水泥路就好了,我可以骑自行车。或者有翅膀也行,直接飞起来就更好了。
  “等过了这一片庄稼地就到村口了”,我暗忖道,“不要怕”。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我背起了刚学过的《卖炭翁》。路两旁是错落不齐的黄豆秧和玉米地,微风吹起。“有人在地里薅草吗?”这个时间点又是刚下过雨地里怎么会有人。我惊起一身的冷汗。
  我走不动了,而且越走越怕。远处升起的袅袅炊烟似乎越来越近,姥姥和奶奶平时讲的鬼怪故事在我脑中过电影般重现,到底是哪个故事才符合现在的场景呢?
  我突然听到迎面有人走来,而且离我越来越近。我近乎瘫痪地想蹲下去,想着一头钻进湿淋淋的玉米地,或者直接瘫睡在黄豆地里。但我又怕田地里的鬼怪,它们可能会露出古怪的牙齿,张牙舞爪地质问我:小孩,你要5毛钱干什么?我战战兢兢地又摸了下裤兜,这是晌午饭节省的5毛钱,打算去买一本价值3毛的画书,还剩下的2毛去买一袋冰袋汽水。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我顾不上饥肠辘辘更大声地背诵起来,对面蹚泥水的声音更近了。我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
  这时,对面过来的人大声喊着我的名字。
  “是爸爸,是爸爸”,我内心狂喜,却哭得更大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