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红皮鞋
□惠晓芸
  岁月远去,往事如萧瑟秋风里光秃秃的枝干,而少年时代的记忆,则像枝头上突兀站立的、找不到家的麻雀。
  我却热衷去寻找那旧时光中久远的、模糊的画面。一帧帧、一幕幕,细细打捞、回味。
  一双红皮鞋,它是那样旧了,鞋面上鲜亮的光泽早已褪去,磨损的痕迹如蜘蛛网一般,仿佛在低语着过往岁月的风雨兼程。
  那年我十三岁,在镇上读中学,从家走到学校,大概需要十分钟。每天一早,五点钟起床,匆匆地向学校跑去。
  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班主任常拿这句话激励我们。
  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读书,那些住在村里、离学校较远、家境贫寒的同学,着实吃了不少苦头。徒步早出晚归不说,中午舍不得到食堂买饭,就三三两两偷偷地跑到学校后面的小河边,用捡来的几块残砖,架起从收破烂处廉价买来的锅灶,下面、蒸饭。
  炊烟袅袅中,夹杂着琅琅读书声。
  我家的经济条件,介于穷、富之间,不用偷偷摸摸地到河边自己动手烧饭饱腹。但也不像生活在富裕家庭中的同学,一年四季都能够穿上得体、时髦的衣裳和合脚、走路生风的鞋子。
  我曾无比渴望能够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红皮鞋,就像班里文娱委员脚上穿的那双一样,鞋面上恰到好处地点缀着个精致、灵动的蝴蝶结。搭配连衣裙,再高高地束起马尾辫,简直就像个从电视剧中走出来的公主,优雅不失俏皮,高贵不失温柔。
  我是那么渴望拥有它,甚至梦里都是它,一双可以让我化身公主的红皮鞋。可我知道,红皮鞋对于那时乡村里绝大多数的家庭是那么遥不可及。我的父母,我相信他们掏得起买鞋钱,只是难以挣脱“烧包”“不学好”等存留脑子里多年、根深蒂固的思想。
  不承想,就在我失落、悲伤、准备放弃的时候,班主任说,市里即将举办某某杯作文竞赛,奖金300元。不过,要先经过镇、县的竞赛、选拔,前三名才有资格参加。
  难度如此之大,无人有勇气报名。唯有我,在听到300元奖金时,两眼冒金光,好像红皮鞋已经穿到了我脚上一样,鬼使神差地在报名表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运气很好,顺利从镇、县竞赛中脱颖而出,如愿坐上大巴,兴致勃勃、信心满满地赶往市里。最终,在最后的竞赛中过关斩将,如愿拿到那300元奖金,并于第一时间花了128元,买了一双与文娱文员一模一样的红皮鞋。
  这双红皮鞋,伴随着我走过少女时光、青春岁月——我生命中记忆最深、最精彩的一段旅程。不仅穿着它行走在上下学的路上,还穿着它踏入大大小小的作文竞赛现场,它为我带来自信与荣光。当然,最重要的似乎还不止这些,它满足了我年少时的虚荣,使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红皮鞋,对我而言,不仅仅是记忆、怀念,更是青葱年华里我成长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