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乡愁,是一缕炊烟
□夏雪芹
    前天坐出租车,师傅放了一首老歌《又见炊烟升起》,我听了为之一振,倍感亲切,瞬间勾起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和那炊烟缭绕中的浓浓亲情。
  小时候,当教师的爷爷最疼爱我,没事时总爱把我扛在肩上,烧锅时总爱把我搂在怀里,他一边往灶膛里添柴,一边给我讲《西游记》的故事,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斯文迂腐的唐僧,知道了聪明能干的孙悟空,知道了好吃懒做的猪八戒,知道了诚实厚道的沙和尚,知道了诡计多端的各路妖魔……爷爷每晚给我讲一段,就像现在每晚播一集的电视连续剧。明明灭灭的灶火,映着爷爷花白的胡子,我感觉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都是从那缕缕炊烟里冒出来的。以至于后来看电影《西游记》,见一个个妖魔从烟雾中冒出来,我都会觉得那烟雾就是我家灶膛里升腾起的炊烟呢。
  记忆的炊烟里,萦绕着母亲唤儿的声音。那时的农村各家孩子都多,所以没现在孩子显得娇贵,那时孩子大都是散养的,放学后,也没有没完没了的作业,小伙伴们就把书包一丢,去村口打麦场上玩耍,玩到兴头上,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回家,只要看见谁家房顶上冒起了炊烟,闻到炊烟里夹杂着饭菜的香味,就知道母亲做好饭了,可玩疯了的孩子们还是不想回家,母亲就会一边撩起粗布围裙擦着手,一边到村口喊孩子们回家吃饭了。那一声声亲切的呼唤,时时萦绕在我的耳际。
  不知不觉间,记忆中的炊烟逐渐飘散,甚至消失了。现在的农村,座座楼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楼群外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昔日的低矮草房、泥泞小路,早已不见了踪迹。因为怕污染,现在做饭都不烧柴草了,用的是电、天然气、液化气、沼气。每天只听得见家家嗞啦嗞啦的炒菜声,闻到诱人的饭菜香,却不见一家冒出炊烟。面对此情此景,心里有高兴,也有丝丝的惆怅、淡淡的失落。那古老而又亲切的炊烟,真的就这样从此远离家乡了吗?因为职业的关系,我竟冒出这样的念头:今后的孩子读书遇到“炊烟”一词时,让老师解释,年轻的老师恐怕只有通过查词典才能给出“标准答案”了。
  我是恋旧的人,虽在城里买了房子,但家里几间旧屋总也舍不得扒掉。我记挂着老屋房梁上的小燕子,记挂着屋檐下的小麻雀,更重要的是,我舍不得扒掉那两口地锅——虽然平时不常回去,但偶尔我会烧一下,为的是闻一闻炊烟的味道,重温一下儿时的感觉。
  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炊烟,是永远挥之不去的淡淡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