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岁末,村里百姓请孩子的老师吃晚饭,叫我同去。我忙辞谢,说:“不去了不去了。”不料,对方却很执着:“来吧来吧,添筷不添碗。”
我不是他孩子的老师,却在那学校里教书,偏又住在他家附近,请孩子的老师吃饭,村民不叫我不好;我若不去,则又见外。只好去问父亲,父亲倒很干脆,说:“你挨到他们约莫吃好时回家。”
那天放学,我朝县城方向骑行,拐个大“C”弯回家。平时骑行10分钟就可到家;而骑“C”字,则需一个多小时。为了躲这个饭局,我舍近求远,但求我到家时,他们已酒足饭饱,完全忘了我。
年冬岁末,天暗得早,街道上人人行色匆匆。慢悠悠骑到县城时,发现平时去的书店已关门,就连旁边的二三棋摊也不见了踪影,书店旁的报纸栏前也不见一人,心想,那就在这里消磨些时光吧。可到前一看,发现只能浏览些报纸的大字标题,正文则已辨识不清,一片模糊,就像眼镜突然被热气蒙着了一样。
转过身去,街上人家已是灯火通明,空气里还似有缕缕菜香。此时,我才顿觉饥肠辘辘,想着我是不是可以回家了,可又不敢加快速度,生怕进家门时撞见那孩子的家长。于是上坡时干脆就下来推行,一抬头,却发现月亮早已露出了山头,停在前方的树梢上。
那时,我还很年轻,便遐想着,如此的夜晚,若有个心爱的姑娘陪伴着,该是多么美妙。想着想着,不觉就到了家门口。父亲说:“对方来过一次,我说你还没回家,叫他们不必等了。”说完,父亲便催我,“你快去吃,你妈把饭菜置在热锅里。”
那顿饭,我是立在灶前吃的,吃得特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