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
拎出来的年味
□朱道平
  每年过年期间,依照惯例,我们都要买些礼品去看望家中的长辈。从长辈那回来的时候,他们总是要回礼,拣些家中的物品让我们带上。我们要是推让不带,他们就不高兴,说:你们要是不把东西带走,那我们就亲自上门跑一趟。
  他们的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住的楼房又没有电梯,上下楼非常难,平时他们就很少出门。如此一来,恭敬不如从命,我们也就只好将东西带上。于是就有了大包小包地拎过去,又大包小包地拎回来,不同的只是物品种类。
  对此,儿子小时候就曾说过:“这不是以物易物吗?”从形式上来看,是有那么点意味,但是这种物来物去又是必不可少的。民间有礼尚往来的传统,即便是亲戚间也不能免俗。但也就是在这种物来物去的礼尚往来中,年味得以散发,传统得以延续,亲情得以维系,年才更像年。
  带着礼品去,是尊敬长辈;拎着东西回来,是长辈对晚辈的疼爱。有尊老就有爱幼。家中长辈在,不论多大,我们都是孩子,都是晚辈。拎来拎去,看似世俗,却也拎出了幸福,拎出了年味。让人感到高兴的是,在一年一年的熏陶中,成年的儿子也加入了这拎来拎去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