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小区外面饭店真多。”
“附近可有大些的停车场?外面车子没地方停呀。”
“这里好热闹呀,卖菜的也多,下次到你们这买菜吧。”
类似的话听多了,我才意识到,我所住的小区已经进入繁华模式,这与我十几年前入住时的状况大相径庭。那时,我刚从合肥离职,转道家门口舒城谋求饭碗,拼出全部积蓄外加贷款在这个不算新的小区买了套二手房。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钱不凑手。小区属于开发区范围,一路之隔就是诸多企业,再稍远点是还没征用的农田和没拆迁的农家,属于城区的边缘,不热闹,生活设施也不完善。加上小区已建近十年,二手房房价略低于其他新小区。
从大山里走出来,又下岗失业,四处打工十多年的我,已经知足了。能在县城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让家扎根,停住漂泊的脚步,就是安定生活的开始。周末,我和儿子步行到郊区的田野,看麦青,看稻黄,看田间劳作的身影,惬意无比。骨子里,我喜欢农村的纯朴和生态,乐于亲近。可城市又是我从小向往,期待实现梦想和过上幸福生活的地方,几十年的努力奔的就是这个目标。
舒城是县城,位于合肥和安庆之间,地理位置优越,离合肥仅50公里,房价甚至高于周边的地级市,也因此拉长了我买房安家的时限。虽然迟了些,毕竟是有了,多层,二楼,阳光充足,安静,绿化好。不求繁华,唯愿安稳宁静。血脉之源在舒城,祖坟在舒城,亲友在舒城,我不想断开那根放飞了我又牵系着我的风筝之线。
买房之前,我已经在这小区里租住。记得儿子考上中科大时,一向低调的我刻意隐瞒了消息,也谢绝了相关亲友的人情,只接收兄弟姐妹等至亲的礼金。就这样,喜宴还是要摆上几桌。大酒店多,但太远,不方便,我和妻跑遍了跟前的酒店,又电话问询了多家,才在稍远处的一家订妥。过年来客较多时也是这个问题,订不到合适的酒店包厢,要么不在一个包厢,要么在吵闹的大厅。平时有急事出门,小区门口看不到出租车,得跑到接近闹市的区域才能打到的。到办事时才知道,偏远有好处,也有欠缺。
不成想,时日渐久,来我家的亲戚朋友反羡慕起我们的方便和繁华。我把当下和以往作一对比,别说,还真的是大有变化,已经渐入繁华。周围新建了几个漂亮小区,人气渐旺,还有几个在建,有了菜市场,原先的荒地、田地和散乱农家成为历史。几条路面都拓宽了,设施齐全,上了档次,两边设置了停车位。路两边的门面房一再改造,一再扩大,一再规范,一再丰富,酒店、商超、理发店、水果店、熟食店、蛋糕店、药店,什么都有。南边的花桥路原来是家装饰材一条街,行人少,车辆少,现在咖啡店茶楼比比皆是,又有了另外一番风味。
繁华不经意间已经到来,热闹不容拒绝地降临。夜幕初启时,凡空隙处皆是跳广场舞交谊舞的人群,妻就是某个舞群中的常客,早就融入繁华。倒是喜好读书写作的我闷头家中,不觉繁华已至,其实是繁华里隐身,多亏了小区闹中取静,不改宁静。
繁华既然来了,那就安心地做一个繁华中人,但新的开始新的要求新的境界才能与之相配。我们是建设者,是拥有者,也是受益者,是其中的一分子,繁华无止境,发展无终曲,我们必须和这个新兴的城市一起成长,一起奋斗,一起繁华,一起走向更繁华的未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