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昆仑录》共四卷,是裴景福的著作。据说,书名取自诗句“难从碧海求神药,再溯黄河问女牛”“一笑何时便脱去,芒鞋蹑起到昆仑”。
裴景福(1854-1926),字伯谦,霍邱县新店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历任广东陆丰、番禺、潮阳、南海县令。光绪二十九年两广总督岑春煊诬其贪污,提讯追赃,缉拿下狱。当年被贬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裴景福由广东出发,经由江西、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到达乌鲁木齐。该书即其途中所写日记及诗作的汇编。
郑逸梅称:“《河海昆仑录》一书,最初是木刻本,后归中华书局铅字排印,已稍有窜易。”可惜笔者尚未看到木刻本。从现有史料来看,《河海昆仑录》确实版本众多,但至今鲜有人提及安徽官纸印刷局版。笔者所藏的这套书为民国三年(1914年)七月,安徽官纸印刷局第二版。众多史料称安徽官纸印刷局成立于1910年,其实1909年4月20日《申报》就刊载了《安徽官纸印刷局之开办》的消息,称:“安徽印刷物件向由同文印书局代办,规模狭隘,多不称便。前经藩宪沈方伯竭力提倡,妥筹款项,组织官纸印刷局一区,该局建筑于藩署之前,俾可就近检查,期于尽善,昨已运到各种机器,不日即可开办。”
安徽官纸印刷局是省内最早采用西洋印刷术的官营印刷及管理机构。在1914年,安徽官纸印刷局除了出版《河海昆仑录》之外,还出版了《芜湖县志节略》《承晋斋积闻录》等书,其中后者有裴景福写的序言。
1910年,上海文明书局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推介《河海昆仑录》,广告词说:“是书共四卷,都十八万言,为霍邱裴伯谦先生著,先生名景福,官广东南海,因事谪戍新疆。由广州至迪化,行一万一千余里,凡道途之所经历,逐日为记,长言不足,更缀之以诗。其尤注意者,在西北地理、水道、山脉、风俗、里数,访之土人、役夫,证诸耳闻目睹,折衷至当,详述于篇,于前人之伊犁、莎车记程等书颇多纠正。再昆仑河源异说纷纭,考之独为精赅,一扫前人之瞽说。全书包蕴甚富,义理、文章、金石等触处辩论,均有心得。至文之雅健,诗之宏丽,尤近日游记经中所未见者也。”当时售价为大洋一元二角。
裴景福在乌鲁木齐的三年间,与布政使王树枬、谪戍的广西提督苏元春、流放的前辅国公载澜交往密切,并一同参加了编修《新疆图志》等工作。宣统元年(1909年)给事中李灼华为其伸雪,此年七月得赦免,离开乌鲁木齐。赦归后,裴景福卜居无锡以金石书画自娱。1914年出任安徽省公署秘书长,后升任政务厅长。1926年病逝,享年七十二岁。
裴景福还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淹雅宏通,巨眼高识,尤以赏鉴书画为乐。裴景福收藏丰富,鉴赏精深,凡加钤“伯谦经眼”“伯谦”图章者为普品,“裴氏珍藏”“睫菴精鉴”者为中品。“伯谦宝此过于明珠骏马”“裴景福收入壮陶阁秘笈”者为上品。
蒋元卿在《皖人书录》中记载裴景福的著作有《壮陶阁书画录》(二十二卷),《河海昆仑录》(四卷),《睫闇诗钞》(十卷),《睫闇诗钞续集》(七卷),《壮陶阁字帖》等。其中《河海昆仑录》影响最大,许多名人都有阅读此书的记载。
中国近代享誉世界的陶瓷专家陈万里在1925年的西北之行中随身携带着《河海昆仑录》,他在是年2月17日的日记中称:“车中无聊,披阅《河海昆仑录》,为之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