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苏老师讲授唐代诗人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分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时,苏老师打了个比喻,我印象很深。
他说,这一联从形式上来看,就像部分父母眼中的一双儿女一样,似乎不分彼此,不分主次,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即“手心手背都是肉”,绝无“重男轻女”的思想。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他们骨子里是有所偏爱的,其真实情况就如同这两句诗,“雨中黄叶树”,就好比是他们眼中的女孩;“灯下白头人”,就应是他们的“心头肉”了。
诗人将“灯下白头人”比作“雨中黄叶树”,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一个“衰”。这么一比,诗歌形象性就骤然而起,而且还烘托出飘零的感喟和老境的凄清。同时,还兼具“起兴”。“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此联就属于兴中含比。
诗人所有的重心都倾斜在后五个字里,前者“雨中黄叶树”只是用来做比与起兴的。
如此授课,学生还能不懂吗?反正我是铭记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