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生金
车到临泉,才知道皖西北的冬天并非传说中那般凛冽。没有风,阳光浩荡,大地平坦开阔,目之所及,是望不到边际的麦苗,相比于南方的节制,它显得壮阔沉郁,浩瀚的墨绿像流淌的汁液,在苍穹之下自由地向远方铺展,视线无法企及时,便凝固成苍青的毡毯。
和铺满大地的麦苗相比,前洼有些不同。前洼是个村,在临泉县黄岭镇腹地,离临泉县城十五公里。相传黄岭集北的皇后陵曾出土黄色金牛,于是黄岭又称黄牛岭。东汉永初二年(108),安帝刘祜封光武帝刘秀曾孙刘显为阜阳侯,封地都城就在临泉县的黄岭。这片土地还有一条古老的河流相伴,这条河名为流鞍河。站在黄岭隔河而望,一片开阔之外便是白庙镇,那是临泉县的另一个镇。这条蜿蜒流淌的河流,滋润着两岸的万千生灵。
午后的前洼冬阳暖照,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我们见到了草莓种植户张明瑞。
两年前,张明瑞是一个澡堂的搓澡工。那一年他六十岁,早春,前洼村的草莓被整筐整筐运走的时候,张明瑞动了心,他回到家开始拾掇起自己的田地,又流转了亲戚家的几亩田,种起了名曰“红颜”的草莓。地处平原的前洼土质肥沃,丰沛的流鞍河润泽着两岸的良田,大寒过后,棚子里的草莓仿佛晶亮的红玛瑙一颗颗饱满圆润,张明瑞的心像孩子般欢喜。但雨雪说来就来,大雪融化后,棚田边的土路霎时成了泥巴宕,再没有草莓收购商愿意蹚一身泥水走进来。张明瑞急得嗓子冒烟。
他把苦楚诉给了村委会,省公路管理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将这事揽了过去。那段时间,服务中心驻前洼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陆勤松很忙,忙着熟悉村里的田畴阡陌,带着滚尺丈量路段,利用省交通厅的乡村振兴道路专项资金,修建了3700米8条道路,其中一条就通到了张明瑞的草莓棚。后来,又争取到280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在前洼村建了黄岭草莓交易市场。张明瑞喜气洋洋地踩着他的小三轮,装着刚摘的草莓在新修的路上往返,每天都像驭着春风。
黄岭镇有两段关于流鞍河的传说。传说一是刘秀被王莽追赶至此,大河汤汤阻绝去路,穷途末路时刘秀坐骑的马鞍落入河中。传说二是光武帝刘秀平叛时遇河挡道,一员白袍小将英勇捐躯,马鞍随水东逝,流鞍河由此得名。
今日已不同于往昔。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再也没有大河阻隔,每一条路都是产业通道,都是便捷的坦途。
周道如砥
午后的八里河有静谧之美。落羽杉把倒影静静地铺在水面,影影绰绰的村庄仿佛油画中的远景。此时若从空中俯瞰,一条环湖路像大地上的枝干,依着北岸茁壮向前,又不断生出枝杈,连着村庄和田地,连着淮水和颍河。
八里河不是河,是一面湖。是的,它不是寻常意义上狭长如缎带的河,而是一方十三平方公里的湖泊。《颍上县志》载:“众水所潴,故汪洋浩瀚,其势特大,南北相距八华里许,故曰八里河。”镇由湖而名,于是有了八里河镇。镇的前身是国营八里河水产养殖场,现而今,这片水域年产有机鱼仍有数百万斤。
北岸以南,八里河景区尽收眼底。这是皖北唯一的5A级风景区,它滥觞于数十年前的改土治水,数千农民在一片沼泽地上开沟挖渠,建成了占地3600亩的湖区景观公园。冬日的景区虽非春和景明,但蓝天如洗,碧水泱泱,林木飒沓,亭台俨然,仍有梦里水乡的旖旎风情。
渔业和旅游,是八里河的两块招牌。平坦便捷的路,是这一切的纽带。
近7公里长的沥青环湖路X309修建于2015年。站在湖畔,看车辆如过江之鲫在这条宽阔的路上匆匆穿行,两岸树影婆娑,炭黑色的路面像一条小河游向两端,我想起《诗经》中的“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说道路像磨刀石般平坦、箭杆般笔直。此时竟有异曲同工的恰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