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与钥匙断舍离
□凌泽泉
  那天,我们一家人从亲戚家回来,走到单元门口,我习惯性地去摸右边的裤鼻,却没能像往常那样摸到那把钥匙,不觉一惊,翻遍上下衣口袋,也未发现它的踪迹。出门前,一家人都依仗我平时钥匙随身带,不成想,今日钥匙竟然不知去向。没了钥匙,连自家的门都进不了,这就是严酷的现实。
  挡在防盗门之外的我极力搜寻着记忆,是出发前忘了将钥匙带在身上,还是在外面丢了钥匙?怎么也想不出个头绪来。站在门前,我再次将衣服口袋检查了一遍,确认钥匙确实不在身上,便安慰家人道:“别急,我到业主微信群里问问,看有没有人捡到钥匙。”等了十来分钟,群里也没回音,我便从网上查到了开锁师傅的电话,打过去,师傅说马上到。不大一会,师傅赶来了,只见他把刀面单薄平整的剪刀从锁盖的上方平插进去,然后旋转十来下,将门锁上的盖子拧开,再将一把尖嘴钳从锁洞口伸进去,只动了几下,就把插销给打开了。
  面对已经洞开的大门,师傅问是恢复原样,还是重新换一把锁。孩子在一旁插话道:“不如换个智能锁吧。”师傅说他包里正好有一把密码指纹锁,设个密码,或者录下指纹,使用起来特别方便。安上密码指纹锁后,师傅又教会了我设置方法,这下好了,出门再也不用带钥匙了。
  就在密码指纹锁安装好后不久,微信群里突然接收到信息,有人说早上在楼道口捡到了一把钥匙,已交到物业办了。我一看附上的照片,正是我丢失的那把。
  取回失而复得现已失去使用价值的钥匙,我想,这把随身带的钥匙,不是冰冷的金属物件,它的身上定留有我的体温,在此之前,它更承载着我们全家人的信任。此刻,当我面对新装上的密码指纹锁时,心头不觉一震:昔日形影不离的钥匙,竟然一下子成了多余。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将这把失去用途的钥匙扔进了垃圾桶。
  昨日去拜访一位友人,在他家单元门外,我在显示屏按了下门牌号,只听“嘀”的一声,单元门便自动打开,推开单元门,主人已敞开大门迎接出来。原来他家安装了室内视频开门系统,在我按了门牌号后,他就在屏幕上看到了我。
  落座后,我们的话题自然落到智能锁具上,友人得意地说道:“如今,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让开锁方式变得更加便捷与安全了。”说着,他指着大门上方的微型摄像头向我介绍:“这双敏锐而又聪明的眼睛,能记住人的脸,不用带钥匙也能回家。”友人带我到他家书房门前,只见他眼睛朝门把手轻轻一瞥,门锁便快速识别出他的身份并自动完成了开锁。他说:“这上面安的是虹膜识别系统。”
  访友归来,感慨万千的我对钥匙与锁有了重新的认识。是啊,高科技的应用极大丰富了锁的外延与内涵,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打开了我们对生活、对科技、对未来的思考之门。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钥匙的功用却在一日日萎缩与蜕化,现如今,取而代之的智能锁具,已然抛弃了当初的诺言,不再把钥匙作为自己的标配。不知不觉中,钥匙与人的关系正在遭遇断舍离,那些与钥匙有关的情感与故事,也只好封存在记忆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