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合肥牛官堡武狮队在长临河镇的乡村春晚和“非遗中国年蛇舞包公源”大型灯会上大放异彩,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在肥东县长临河镇的大型灯会现场,30多人的牛官堡武狮队浩浩荡荡,表演了腾空翻、拜四门、蟒蛇出洞、乌龙绞柱等高难度动作,展现了传统民俗艺人的精气神。领球人、玩狮人均需有牛门洪拳的武术功底,才能完成这些精彩绝伦的表演。牛官堡武狮传承人、八旬高龄的牛和厚向记者表示,看到非遗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他感到十分欣慰,并鼓励有兴趣的年轻人能喜欢并传承这项非遗项目。
牛文生,肥东县武狮协会会长,介绍称牛官堡狮子与“北狮”同源,俗称“板头金面彩狮”,寓意祥瑞喜庆。他解释为何用“武”字而非“舞”字:“牛官堡狮子狮头重达30斤,表演中需完成攀高、登台、空翻等高难度动作,因此需先有牛门洪拳的武术功底,才能胜任玩狮的角色。”
牛和厚回忆,牛官堡武狮曾在合肥风靡一时,但曾有一段长时间的沉寂。1984年的庐州灯会成为了转折点,几百人参与的壮观场面再次发扬了拳术和舞狮文化。2013年,牛官堡武狮入选合肥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他们接到的演出邀请越来越多,这项传统民俗活动也被更多的人知晓。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