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龙珠”的纪文静。
“单龙戏珠”“二龙抢宝”“龙摆尾”,一条条巨龙在夜空中蜿蜒翻滚……2月12日元宵佳节,池州市贵池区马衙街道傩仙镇景区上演的“九龙闹元宵”舞龙演出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其中,殷汇镇龙队的“龙珠”扮演者纪文静,是一名正在就读的大三女生,今年21岁。
活动现场,舞龙队员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翩翩而行。身为“龙珠”的纪文静手持龙珠杆挥、舞、挑、拨,动作行云流水,引领着一条金鳞赤须的祥龙紧追其后腾跃翻飞,不时引来现场观众阵阵叫好。
“从小我就知道村里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舞龙,每到舞龙队来的时候大家都会跟着队伍走,还一路燃放鞭炮迎龙,所以对龙这个角色非常崇敬,觉得龙是个非常神圣的象征。”纪文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正因为如此,参加舞龙表演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今年终于如愿了。”
纪文静是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河东村人,目前在淮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就读大三。她的家乡殷汇镇一带舞龙祈福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纪文静祖孙三代都与舞龙结了缘。前不久因为舞龙队缺少一位“龙珠”角色扮演者,放寒假在家的纪文静便踊跃报名参加,并最终如愿加入。
“舞龙队一个多月前就开始训练了,一共10个人,9个人舞龙,我是龙珠。平时训练虽然辛苦,但演出后却很有成就感。”纪文静说。
谈及初次舞龙的感受,纪文静表示:“作为观众观看舞龙的时候会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很厉害,但是自己亲身去体验了,就会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我只能很艰难地把龙头举起来,当时还问了一下爸爸,他说应该有二三十斤。这样长时间的舞动,不仅需要体力,更重要的是配合,因为一条龙需要9个人,9个人必须都要掌握一种节奏感,还要和队友非常密切的配合才能把龙舞得活灵活现。”
纪文静曾在朋友圈制作了一条当地河东村舞龙表演的短视频,文案中写道:“儿时记忆里的龙灯是一个庞然大物,随着锣鼓声在夜色中游走,仿佛下一秒就要‘活过来’,那是埋在心底的敬畏,而今已然明白舞龙灯背后的深意,这是一场属于这边土地的仪式,是一段乡土到精神的旅程。”
她对记者说,自己对文化和旅游发展非常感兴趣,认为池州值得拥有更多的关注,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城市及当地的非遗文化。
在纪文静朋友圈的文案中,还有这样一段话:“龙灯,在‘点睛’的那一刻被赋予生命,在舞灯人手中迸发力量,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与心血,那些举灯人,他们的身影,与千百年前的先辈重叠在一起。他们的汗水,与这片土地上的雨水交融在一起。他们的脚步,与历史的回响共鸣在一起。它舞动的身躯,恰似一条文化的河流,支流所到之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 通讯员 孟智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