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公布了安徽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第三批)。其中,“十佳”案例10个、优秀案例30个,包括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高水平开放、区域协调、体制机制等7个方面,涵盖省、市、县(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多层级多主体,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徽经验”。“高铁+旅游”带来文旅消费新增长
安徽文旅资源丰富,高铁路网密集,文旅消费持续增长。
记者了解到,以“高铁+旅游”为切入点,安徽不断丰富产品供给,推出了长三角高铁旅游大环线、长三角“七名”、跟着考古游长三角等精品线路;联合策划推介100座高铁旅游小城和“十大主题线路”,涉及我省31个城市、100多个景区景点、星级饭店及精品民宿;还打造了“高铁+”康养、研学、美食等系列专项产品。
2024年,我省国内旅游人次和花费分别增长7.4%、10.8%,其中,沪苏浙来皖游客达1.03亿人次,占省外游客的56.3%,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体化”打造省级毗邻合作样板
位于滁州市的宁滁省际毗邻区新型功能区启动建设以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发展建设成效初显。
据介绍,宁滁两地互访频繁、对接紧密。两地在体制机制上“一盘棋”,联合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共同实施的建设项目和合作事项;规划编制“一张图”,共同编制相关发展规划,协同空间布局。
在交通方面,大力推进跨界交通无缝连接,宁滁城际铁路滁州段、滁宁快速通道、汊河大桥、池杉湖大桥等建成通车;滁宁公交换乘中心等多条公交线路实现无缝对接,加速同城化建设步伐。在产业方面,主动接受南京产业辐射,以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产业为主导,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基础产业,形成“2+3”产业发展格局。“高校院所行”吸引更多创新成果来皖转化在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安徽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与沪苏浙共推科技攻关、共建创新平台、共享科技资源,为把长三角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共同体贡献了安徽力量。“长三角高校院所行”活动是其中重要的抓手。
据悉,这项活动主要是面向长三角知名高校院所,通过政策宣讲、专题报告、需求发布、成果路演、交流对接、项目签约、场景发布等多种方式,搭建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创新成果对接平台,帮助我省解决产业发展堵点和企业技术需求卡点,同时引进成果来皖转化、引进人才来皖发展、引进平台来皖落地,切实提升安徽开放创新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