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典说楚史
问鼎中原
□周强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伐陆浑之戎,驻兵于东周都城洛邑南郊,还在此隆重举行阅兵仪式,明目张胆地向周天子炫耀武力,施加压力。
  这一年是周定王元年,面对城外楚师精锐,新即位的周天子忐忑不安,就派王孙满前往楚军营盘慰问,楚庄王于是向王孙满“问鼎之轻重大小(《左传·宣公三年》)”。九鼎是社稷和王权的象征,传说由大禹铸造,安放在夏朝都城。商灭夏,九鼎归商。西周灭商,周成王将九鼎安放在东都洛邑王宫。楚庄王“问鼎”,王孙满听出弦外之音,于是对楚庄王说,“在德不在鼎”。王孙满向楚庄王回顾了九鼎历史以后,接着说道:“德行美好光明。鼎虽小,分量很重;如果奸邪昏乱,鼎虽大,分量很轻。”最后告诫楚庄王:“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弱,而天命并没有改变,鼎的轻重还不可以询问。”听了王孙满的回答,楚庄王打消了非分之想,于是“问鼎”和“问鼎中原”都成为以武力争夺政权的成语。
  鼎是中国古代炊器,制造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制作陶鼎,河南新郑市裴李岗遗址和河北武安市磁山遗址出土的乳钉纹红陶鼎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鼎,距今已有9000~7000年历史。夏朝开始出现青铜鼎,1975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市偃师区二里头遗址的方格纹铜鼎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我国最早的青铜鼎,被誉为“华夏第一鼎”。
  鼎原本是烹饪器具,商周时期成为统治阶级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西周时,鼎和簋的配置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使用七鼎六簋,卿大夫使用五鼎四簋,士使用三鼎二簋或一鼎无簋。这种配置不仅体现在祭祀和宴享活动中,同时也体现在墓葬的陪葬礼器中。
  楚国青铜鼎主要出土于湖北、河南、湖南、安徽等省的高级贵族墓葬中。安徽淮南楚幽王陵(李三孤堆)、楚考烈王陵(武王墩)和舒城县秦家桥战国楚墓都出土过战国晚期楚国铜鼎。楚鼎风格独特,造型生动灵巧,具有束腰、平底、立耳外撇的特征,整体形态优雅,与中原青铜鼎的凝重威严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