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袤的饮食版图上,“八大碗”犹如一串璀璨的珍珠,串联起大江南北的宴席文化。当我们的味蕾导航定位至北纬30°的皖南秘境,在古徽州黟县的群山环抱中,柯村镇正用八只瓷碗,盛装着独属于这片土地的味觉史诗。
柯村的八大碗,诞生于稻田里的美食革命。2024年秋分时节,柯村镇石云河畔的千亩稻田翻滚着金色的波浪。在这片丰收盛景里,“庆丰收品美食”暨心灵鸡汤稻田装置盆地艺术季系列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现场人潮涌动,欢歌笑语,非常热闹,特别是当柯村镇下辖的八个村的村书记化身美食推介官,捧出八道凝聚村庄智慧的招牌菜依次登台时,将活动推向高潮,当炊烟与欢笑交织,“柯村八大碗”的品牌在丰收的喜悦中破土而出。自此“柯村八大碗”从农家灶台跃升为游客餐桌上“旅游套餐”,借助互联网传播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套餐”。
八个村各自推选代表菜,经过现场烹制、专业评审,最终让深藏闺中的山野珍馐,以“八大碗”的新装惊艳亮相,让柯村老味道焕发了新的活力。
领衔八大碗的“黑多多黄精黑鸡汤”,堪称徽州山水的液态纪念碑。其灵魂食材柯村黑鸡,又叫黄山黑鸡,是一种独特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是柯村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这些有着“林间黑凤凰”之称的黄山黑鸡大多散养于山林之中,白天觅虫食草饮泉,夜晚栖于树沐于月,体型虽小,却灵健异常,黑羽红冠,喙尖爪利。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弱碱富硒的独特肉质。当黑鸡遇上九华余脉的黄精,便成就了一盅盅滋补养生的金色琼浆。
位列次席的“山跑跑黑猪红烧肉”,承载着百年的养殖智慧,是十里八乡乡亲们的最爱。柯村黑猪以肌肉中镶嵌的雪花纹理闻名,富含铁质、蛋白质、油酸和亚油酸,低胆固醇,其肉质细腻,鲜香可口。腌制的腊蹄品质堪比“金华火腿”。
“黟柯红心辣椒煎饼”和“红黑双宝能量盘”看似寻常,却是刻在柯村人DNA里的红色记忆。1934年寒冬,这两道粗粮曾温暖过红军战士的胃,让红军战士迸发出“当红军最光荣”的豪迈誓言。90多年过去了,这两道看似平常的食材,因了红色情结,成为本地地道的家常菜,而且越吃越有情调、越有干劲,似乎红色基因正是通过它们注入柯村几代人的血液之中,化作奋力开拓、积极进取的不竭动力,把柯村建设得越来越美,村民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滋味。
其余四碗各具风流。Q弹百分百红薯粉丝”演绎着宝溪村三百年的淀粉艺术;“泉跳跳红烧石斑鱼”记录着山涧精灵的鲜美;“蒸汽山珍三重奏”是菌菇界的交响乐;“岁月记忆腊味盘”则封存着时光的醇香。
一碗一世界,一味一乡愁。八大碗渗透着老区人民的坚韧与质朴、智慧与创新。从革命年代的粗茶淡饭,到如今的网红套餐,“柯村八大碗”不仅承载着舌尖上的乡愁,更见证着一个村庄的华丽蜕变。春采山珍、秋制腊味,当炊烟升起时,八大碗里盛满的,是柯村人对美好生活最朴实的向往,也是这片土地最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