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访谈
争先进位的独特“密码”
  蚌埠市老年大学争先进位的独特“密码”是什么?近日,记者专访了该校校长王勇勇。
  记者:请介绍下贵校发展的第一“密码”?
  王勇勇:我校坚持政治立校、文化兴校和反哺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党建为引领,将政治理念与办学理念深度融合,将老年大学作为加强老干部工作、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联系老年群体的重要阵地。目前,我校已成立了57个在校学员临时党支部。
  以党建为引领,我们创新了系列思政平台。如每学期举办时事形势报告会,依托校园广播和智能黑板,利用课前10分钟开设时政类主题教育“微宣讲”。
  2024年,我校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辉煌历程为素材,结合舞蹈、声乐等艺术表现形式,创新打造了“永远跟党走”沉浸式艺术党课,四堂课受众达近千人,获得广泛好评。这一党课模式,在全国也受到肯定。
  在迎河路校区,我校建有党建共享基地,共120平方,设党史展陈、珠城新貌、主题党日打卡墙三个区域,可开展系列党建活动。
  记者:请问贵校在办学方面有哪些创新之举?
  王勇勇:我校凝心聚力,每年会推出创新项目,不仅为学校发展赋能,多个项目在全国老年教育系统中也是首创。比如,2014年,我校在全国率先建立6年制管理模式,实行各专业初、中、高三级(2+2+2)6年制毕业制度。按照高级班、专修班、研修班三个层次,类似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学习,形成专业循环、学科平衡发展的良好态势,让更多学员能够循环入校,共享老年教育资源。
  聚焦文化创新,2024年,我校成立“红色文艺轻骑队”,开展“银耀珠城初心向党”、“老有所学”成果展演进社区、经典戏曲进校园、文化惠民进基层、沉浸式艺术党课等系列活动。学员以文艺表演和志愿服务活动反哺社会、服务基层,助力基层治理,以学促为践行积极老龄观,广受赞誉。
  记者:一枝独秀不是春,请介绍下贵校在示范引领方面的特色做法。
  王勇勇:我校发展的思路,一个是向上攀升,即高质量高品位发展,实现争先进位。另一个是向下延伸,除了以上提到的学员反哺社会服务社会方面,另一个方面是积极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推动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扩大老年群体受教育的覆盖面,这个工作比较有意义。
  目前,我校在街道、社区、乡镇和养老机构已开设教学点25个,方便老年人就近在“家门口”上学。我校从师资力量、课程资源共享等方面不断加大对教学点的支持。如教学点提出需求,我校也安排“订单式”帮扶。
  我校迎河路校区是蚌埠市老年教育教师培训基地,着力为基层老年学校(教学点)定期培训师资。2024年,累计培训兼职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300人。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