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王金红
我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记得上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就要求写日记了。那时候我不会写,很多字还要用拼音代替,所记内容无非是帮别人赶走了祸害庄稼的鸡呀、猪呀,帮老奶奶背东西等等。而且全班同学千篇一律,原来大家的想象力都是一样的。
真正开始记日记,是从四五年级开始的。那时候的我开始有心事了,而且是无解的心事,只能诉诸日记。虽不是每天都写,但也积累了厚厚的几本,可惜都没有保存下来,不知所终。
记日记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自我排解内心的烦闷和忧愁,特别是像我这样性格内向又神经敏感、心思细腻的人,日记是最好的伙伴。其次就是提升文字水平。四五年级的时候,我的作文就比同龄人好很多了,语文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升初中的时候,竟然还考了全校第一名。
因为日记,还发生过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那是很多年前,我在外面打工,回家来过年。在我离家的那些年里,本来还是蹒跚学步的侄女,突然就长到和我当年一般大了。她拿来一本红色塑料壳、纸张陈旧发黄的本子递给我,像无意中窥见了别人的隐私一样,笑嘻嘻地说:“小姨,这是你的日记本,我特意给你保留着。”
多么熟悉的日记本啊!我也开心地笑了。翻开日记本,扉页上还有红红的“奖”字和印章,原来还是我获得三好学生的奖品呢。那一刻,逝去的青葱岁月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面前。这是我上初中时的一本日记本,里面记录了十几岁的我许多“哀伤”的心事。其中有一件事是这样的:
有一年暑假的时候,我在家做饭洗衣、带侄儿侄女,还要喂猪喂鸡等,姐姐和父亲要做“双抢”。有一次,在水塘边洗衣服,给一件衣服打肥皂的时候,我不小心将唯一的一块小小的肥皂片儿失手滑进了水塘里。那儿的水很深,我根本无法下水捞。再说,肥皂片儿那么小,我就算能下水也捞不到它的,它早就不知所踪了。可是,没有了它,后来好几天的衣服都没有肥皂搓洗了。就是这样平时节省下来的一块小小的肥皂片儿丢了,后来还是被姐姐知道了。姐姐非常生气,狠狠地骂了我。而我当时既不敢辩解也不敢回嘴,只能把所有的委屈、怨言、泪水以及愤怒、叛逆的心思,全都写进了日记本里。
想来姐姐和侄女都是看过我这篇日记的。姐姐有点过意不去地说,当年她也不是想要骂我,而是那时候的日子实在太难了,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要是搁现在,就算不小心弄丢了一块新肥皂,又算什么呢?
其实,我是理解姐姐的。那时候日子真的是太难了,而最难的不是我,还是姐姐呀!因为有姐姐,至少那时候我能吃得饱、穿得暖,还能体体面面地去上学。而姐姐有两个孩子和我这样一个妹妹,且操持着一个贫穷的家,既是姐姐又是妈妈,该有多不容易啊!
现在想来,只恨自己年少时不懂事,也只有在后来经历了生活的挫折和磨难以后,才懂得了物质的美好,亲情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