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卡宾枪:彰显志愿军非凡战场适应力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的枪械中,有一些美制M1、M2卡宾枪引人瞩目。每一支枪的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其中的一支M1卡宾枪上,刻有“战斗英雄安炳勋”的字样。
  美制M1卡宾枪,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缴获较多的一种枪械。该型枪研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枪体较轻、弹容量较大、后坐力小,有效射程约200米,适用于近距离作战。解放战争中,我军缴获了大量国民党军队装备的M1卡宾枪。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又缴获了不少该型卡宾枪,并很快将其变为我军的称手武器。
  安炳勋是志愿军第42军125师373团1营1连1排排长。1950年11月29日夜,在围歼美骑兵第1师7团的新仓里高地战斗中,他指挥2个班分两路从沟堑、树丛中朝山头发起攻击。在左腮被子弹打穿的情况下,安炳勋忍痛带领战士歼灭美骑兵第1师一个排,又击溃另一个排。他们缴获的武器装备中,就有不少卡宾枪。
  后来,在进攻道城岘战斗中,安炳勋壮烈牺牲。1952年7月27日,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由于在数次战斗中,安炳勋带领该排连战连胜,他使用的M1卡宾枪也成为功勋枪,被刻上“战斗英雄安炳勋”的字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安炳勋的用枪被陈列其中。
  与安炳勋的用枪一起展出的,还有志愿军第40军118师354团4连排长曾南生使用过的M2卡宾枪和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战士易才学缴获的M2卡宾枪。随着战事的推进,该型枪缴获的数量增多,很快成为志愿军官兵手中的利器。
  在战斗中缴获,在缴获后学习,在学习中熟悉并发挥其效能……这种做法,充分体现在志愿军对美制卡宾枪的缴获使用上。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使用的武器装备来源较“杂”。这些来源不同的武器装备,在志愿军官兵手中,往往很快就运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