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街谈巷议】
月饼“争艳”可别突破食品安全底线
  随着中秋佳节临近,月饼市场逐步升温。记者走访多地超市,看到月饼在各个卖场占据醒目位置,受到消费者青睐。今年月饼品种上,不仅传统的五仁、咸蛋黄等月饼在食材上进一步升级,商家们还推出了榴莲冰皮、黑松露、生椰拿铁等新品。(9月5日《消费日报》)
  中秋节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月饼大战”。不仅有老牌月饼生产企业,一些原本不生产月饼的商家也“跨界”到月饼市场,想要“分一杯羹”。比如故宫前几年开始推出“故宫月饼”,三星堆博物馆推出文创月饼。此外,不少商家还推出了减糖、无油低脂、植物肉、鲜果等版本月饼,以健康攻陷“Z世代”消费者的爱美心、养身胃……
  众多品牌“跨界”月饼领域,是想蹭一下月饼这个受民众追捧的“千年大IP”热度。他们的“跨界”,往往并不是想彻底转型,而是意图通过“跨界”来获取更多流量与资源,通过推出“网红月饼”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从而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对自身品牌进行一次绝好的营销。
  “月饼市场大战”,对消费者来说未尝不是好事,这有利于市场充分竞争,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需求刺激消费,月饼市场“百花齐放”,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消费者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近年来,我国月饼销售额逐年增长,如2022年中国月饼销售额达243.8亿元,相比2015年增长约85%。可见月饼市场之大,仍有潜力可挖。
  “百饼争艳”“百饼创新”推动月饼市场发展,但也要防范月饼市场因“混战”走向失序。比如一些网红月饼、“跨界”月饼、文创月饼等,存在过度包装等问题;一些“高级月饼”虽然宣称是用高级食料制作而成,但可能存在虚假宣传、价格虚高等问题;还有声称无油低脂、无糖的“健康月饼”,可能并不健康,还涉嫌虚假宣传……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对月饼市场的监管,对不符合相关标准、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月饼,要依法依规予以查处,要提高不法生产商家的违法成本,加大对他们的惩处力度。
  月饼“争艳”别成了一场突破底线的“混战”。生产企业要坚守食品生产安全底线,在创新的同时也要守正,要尊重消费者权益,更要诚信经营。简而言之,不管生产的是什么月饼,端上百姓餐桌的必须是放心月饼,而不能是问题月饼。 □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