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参加工作时,工资很低,每个月也就三四十块钱。
我每月抽出十块钱攒起来,等攒到一百块钱了,我就拿到银行存起来。等存到五百块钱了,我都提出来,放在一起存定期。长的五年,短的三年。
女儿初中毕业,考上县中,七千块钱的费用一下子把我的父母,还有亲戚朋友吓傻了。他们都认为我们拿不出这七千块钱。此前女儿三天两头住院,村里卫生室治不好,就到乡卫生院,乡卫生院治不好,再到县医院。把我们夫妻二人折腾得够呛,也花掉我们不少的钱。我所在单位的人都知道我们是穷鬼,就是村里人也知道我们家徒四壁。我的三叔是某部团级干部,那年他转业了,三叔和三婶双双骑着自行车从县城来到我家,说:“孩子上学的七千块钱我包了。”我感动之余,一点儿不着急,对三叔和三婶说:“我有钱。”三叔三婶睁大眼睛问:“你哪来的钱?”我说:“就是明年后年再有孩子考上县中,我也拿得起。”女儿到省城读大学那年,我所在的县城开发房地产了,女儿得知我要在城里买房子,又惊又喜,说:“爸爸,我们家哪里还有钱啊?”以为我们家过去攒的钱一定都给她上学用掉了。我说:“你上学才用几个钱?”我就告诉女儿我攒的钱足够买一套三室一厅了。
十年前,我运气好,给《大公报》投稿基本都能发表,而《大公报》的稿费一开始是四百块钱一篇,后来提高到六百块钱一篇,每个月我收到《大公报》从深圳寄来的稿费都在两千块钱以上。其中有一个月,我获得《大公报》的稿费快有四千块钱了。这些稿费我一分钱没有花,而是专门到银行办了张卡,把《大公报》给我的稿费存进去。四年前,八十四岁的母亲患了癌症,从住院化疗那天起,直到母亲离世,前后十个月,所花的钱都是我和小弟均摊。一天,媳妇说:“妈得癌症走了,我家攒的钱怎么没见少啊?”我告诉媳妇:“都是从我攒的稿费里提取的。”记得那张存稿费的银行卡里是七万九千多块钱,母亲长眠后,我查查那张银行卡,所剩不到一万块钱。
儿子大学毕业以后,在苏州太仓一家外资企业上班,很想在他的企业附近购置一套房产,可是儿子一直没有开口,担心我们没钱。当我们把首付款交到儿子手里的时候,儿子目瞪口呆,说:“哪来的那么多钱?”我一脸的轻描淡写,说:“我和你妈攒的呀!”
儿子打算今年国庆期间结婚,我把他从定亲到结婚的所有费用都准备好了,儿子还是目瞪口呆,说:“你哪来那么多钱?”我还是一脸的轻描淡写,说:“我和你妈攒的呀!”我谆谆告诫儿子,“我和你妈攒下的每一块钱都能在未来提高我们一家人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我们一家人筑起遮风挡雨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