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闲话趣论
且看古时“读书日”
□钱续坤
  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4月2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为“世界读书日”。其实,“读书日”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并且将这一天定为农历的七月七日。
  古代的“读书日”名为“曝书会”,以曝晒图书,去蠹、防虫蛀、防霉变为初衷,逐步演变而来。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穆天子传》:“天子东游,次于雀梁,蠹书于羽林。”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中亦云:“七月七日,暴经书及衣裳不蠹,习俗然也。”
  为何选在农历的七月七日这天晒书?相传这天是魁星的生日,而民间传说“魁星主文事”,因此魁星在读书人心目中地位崇高。另有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为“天门洞开”之日,文人墨客及藏书家们在这天相聚在一起,交流藏书并开展有关的文化活动。汉唐时期的“曝书”记载,仍多为藏书家对图书的定期翻晒;到了宋代,逐渐演变为“岁于仲夏曝书则给酒食费,谏官、御史及待制以上官毕赴”的“曝书会”。
  “曝书会”这一形式在宋代趋于完善并形成固定制度。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说:“秘书省岁曝书则有会,号曰曝书会,侍从皆集,以爵为位叙。”宋代的“曝书会”一般由掌管图书的秘书省主持,由临安府具体承办,时间多在七月五、六、七三日。从相关史料南宋多于北宋的事实来看,似乎南宋比北宋更重视晒书,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南宋都城杭州地处东南,潮气很重,晒书在当地历来是一种习惯性的活动,官方亦然。
  宋代以降,各朝均沿袭了每岁曝书的制度。除了日期相对固定的“曝书会”,古代的文人雅士还会提前选择一个日子,聚在一起以琴棋书画作伴,以酒茶香花助兴。这种高雅的读书活动被称为“雅集”,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雅集有邺下雅集、金谷园雅集、兰亭雅集、滕王阁雅集、西园雅集、玉山雅集等。“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这生机盎然、书香氤氲的春日里,让我们学着古人的样子,一边“曝书”,一边且看古时“雅集”吧。